“只要二三百兩銀就夠?”商人驚訝的瞪大了眼,這樣一座磅礴大氣,佔地頗廣的房屋竟然只要二三百兩銀?要知道一座三層的亭臺閣樓也要百兩,那才多大一點兒,這可是十畝地,兩棟高樓!
“俺是商戶,只想要點紅磚。”布衣打扮的男,有些侷促的道。
“可以,”二寶笑呵呵的,爽利道:“不過你得再等一個月,我們村裡的房都要蓋成這種高樓,磚窯廠日夜加工也忙不過來。你要多少?”
布衣男含胸駝背,騷騷臉皮道:“先要五千塊。賣的好了在多要…”
“我要一萬塊。”另一中年男搶先喊道。
“我也要一萬塊好了。”
“水泥的價格能不能再降降?”
二寶笑出一口白牙,再三解釋道:“要的越多越便宜。”
他拉著人走了一圈,瞭解了他們的背景,談了幾筆紅磚出售的買賣。
二寶帶著他們出了施工場,邊走邊出主意道:“水泥是新物品,推廣起來肯定有麻煩,諸位手裡若是接到大戶,可以帶人來看一看我們村。用東西的人認同了,咱們才好做生意。”
“我們這雖然不賒欠,但是不管事水路,還是陸路,都送貨到家,”迎著他們驚訝的眼神,二寶接著道,“積壓的東西若是賣不完了,質量沒問題,我們包管退換。”
全新的銷售模式,是這些商人前所未聞的。二寶又故意把前幾筆訂單露出來給他們看,幾個商人這才發現,訂購紅磚的生意已經排到幾個月後了。
瞭解清楚後,當即就有人簽下了協議,交下定金。
將商人送走後,二寶臉上的凝重似要凝結成冰。他把剛回到家的胡滿拽到辦公房裡。
“今天來的三個商人裡面有一個是李家的老客戶。”二寶眼中的急切要流露出來,換成是田家,他都不會這麼緊張。
胡滿對他安撫的笑笑。
她坐下舒口氣,道:“開門做生意迎來送往,要去哪家賣東西是客人的自由。又不是我們故意挖他李家牆角,緊張什麼。”
當然是緊張你跟李家的關系,確切點來,是跟李顯的關系。但這種擔憂,二寶不能。姐姐對李顯有沒有情意,他不知道,但他心裡很清楚,姐姐最不願意傷害的也是李顯。與李家那邊的關系搞得如此僵硬,總歸是不好。
他默然了半晌,才:“我們曾受過李家恩惠,總歸還是和平點兒為好。當然了,生意歸生意。”
這跟沒一個樣。胡滿順著懶腰站起來,一邊攬著弟弟往外走,一邊問今天的事情。
得知又多了幾份訂單,她心裡著實高興。一天天,銀花的太他媽讓人心疼了。現在是隻出不進,楚娉婷送來的那萬兩銀花費了三分之二。
大棚裡的蔬菜雖然在一車一車的往府城酒樓裡送,但畢竟不是冬天,蔬菜上市時間只比普通農家種裡的快了一個多月,賣不上太高的價格。扒掉大棚的開支,掙的銀只夠養活護衛隊的。
肥皂和蠟,因為人手不足,也停止了。
值得慶幸的是,皮三燒制的第一批外售水泥已經在運送的路上,劉獵戶帶著護衛隊親自送去,雖然是一筆很的買賣,但已經邁出了第一步,不怕將來做不大。
還有這麼多的訂單在手,忙過這一陣就可以開工。
學堂是首要的,預計所需要的材料全部製作完畢,別的事情才會提上日程。
首 發更 新 . gz bp i. 更 新更 快廣 告少
544學堂建成
學堂建造的同時,村裡也開始打地基,每一個人都很忙,村民他們捨不得用工人,就自家人動手,拆房,打地基。人與人之間打招呼,也變成了:
‘你家的房拆了嗎?’
“啥?地基都快打好了?”
“還沒拆。”
…………
老王那邊的磚窯日夜不停,但是不夠使,胡滿抽調人手,又建造了一座。碼頭上運送原料的船隻,有一部分都是給胡家村運貨的。也不知道城裡的巡撫大人是怎麼想的,把洩留在城中的流民弄到碼頭上去做苦力。幹一陣的活,把不聽話的趕走了,剩下的人就往胡家村整,反正他們那裡缺人手。
為了這事兒,胡滿還特意往府城跑了一趟,問清楚府巡撫大人的意思,知道這是想做一些功績。她麻溜的把爛攤接了,挑選一些老實肯幹,品行好的往山裡送。修山路也好,挖粘土也好,都需要勞動力。
………
三個多月後,學堂竣工。
兩棟大樓相距甚遠,中間架起一道高牆,周邊用二層樓圍合,樓與樓之間又用圍牆隔開。宏偉大氣,整齊劃一,與後世學校的建築模式一樣。
期間耗時四個多月,光是用的泥瓦匠就多達三百人之多,這還不包括運送水泥和磚瓦的人。學堂一竣工,很多人都惋惜………不能在拿工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