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妧如今已經是太子妃,蘇亶和孫氏年過三十之後, 又得了一個男孩, 自然門庭若市, 許多人前來送禮祝賀。
在東宮的蘇妧得知母親為她生了個小弟弟,心情一直就很好。好像看什麼東西都十分順眼, 她惦記著母親,長孫皇後說了等小弟弟滿月的時候,讓她和李承乾光明正大地出宮去蘇府看望。
蘇妧手中拿著徐九來給她的冊子, 琢磨著到時候回去給父親和母親帶什麼。
李世民和長孫皇帝得知孫氏生了個兒子之後, 也賞賜了許多東西給蘇亶表示祝賀。
李世民近日心情苦悶, 宮中又是愁雲慘淡的,就沒什麼事情值得高興。如今聽到親家府中添了個男孩, 就好似是他添了個男孩似的, 一個勁兒地給蘇亶賞賜。
一邊賞還一邊跟蘇亶說:“近來的事情沒有一件是順心的, 青雀去了慈恩寺, 齊王妃又沒了,我這心裡真是——”說著, 他停頓了一下, 然後又說道:“我跟愛卿說這些掃興的事兒做什麼?當初選了瑤奴進宮當太子妃, 你和夫人膝下無子女承歡,我心中還擔憂。如今可好了,添了個男孩, 長大後便能頂門立戶,孝順父母了。”
李世民在國事上是個英明神武的皇帝, 私下與大臣在一起,卻也常拉家常。
這些對話在蘇亶看來都是見怪不怪了,他樂呵呵地跟李世民道謝:“多謝聖人,等孩子滿月酒,我來給聖人和皇後殿下送喜糖。”
李世民哈哈笑,“好,那我和皇後殿下,便等著你的喜糖!”
送走了蘇亶,李世民又想起楊氏,以及楊氏腹中來不及出生便已死去的女兒,心頭又是一陣悵然。
而此時,宮人來說皇後殿下覺得身體不適,東方樾正在為其把脈。
李世民聞言,又將方才想起的楊氏拋到一邊,連忙回了立政殿去看長孫皇後。
李世民回去的時候,蘇妧和李承乾都在,東方樾已經將藥箱收好。
東方樾見到李世民,行了個禮,“是因為最近天氣悶熱,皇後殿下思慮又多,因此有些頭疼與食慾不振。老臣已經為皇後殿下用藥,服過藥後,便無大礙。”
李世民:“太醫辛苦,來人,將太醫送回尚藥局。”
送走了東方樾,李世民看向正坐在榻上的長孫皇後。
長孫皇後朝他微笑,“其實沒什麼大礙,就瑤奴和高明來看我,聽說了之後非要勞師動眾請太醫來。”
一旁的李承乾聽說了,便說:“怎麼能說是沒有大礙呢?阿孃的身子今時不同往日,要更加註意才是。”
蘇妧在旁邊也笑著點頭。
李世民看著眼前的這對年輕男女,實在是稱得上佳兒佳婦。但自從上次蘇妧在立政殿中露了一手,她可以用香料催眠,並且能令人在在半睡半醒間毫不設防將心中的秘密說出來之後,李世民對她就有幾分顧忌。
說不上反感,但總是有幾分顧忌。
但蘇亶此人的作風李世民是清楚的,蘇妧進宮之後品行也十分為人稱道,堂堂一國之君,也不會如同終日無事的後宮女子一般,對著別人百般挑刺。
心中有顧忌並不代表他會如何?更何況這年輕的女子,在對待長孫皇後和皇太子的事情上,也卻能讓人感受到她的一心維護。
去驪山的時候,帝王身上帶著的驅蚊蟲的香囊,都還是蘇妧調配的。
拿人手短。
李世民即便是想說幾句讓太子妃對皇太子多體恤,東宮是不是要進幾個妃嬪這樣的話,都忍住了。
於是,聖人揮了揮手,跟李承乾和蘇妧說:“我陪皇後說幾句話,你們若是無事,可以回去了。”
李承乾和蘇妧離開後,長孫皇後原本端坐的身體微微一鬆,靠在了榻上。
李世民握著她的手,問:“怎麼了?”
長孫皇後:“胸口有些悶,但沒事。”
已經痛失了一個楊氏的李世民發現自己如今聽不得身邊的人有事,尤其是長孫皇後。而且事到如今,李世民也不得不承認一件事情。
“是後宮事情太多,拖累你了。”
楊氏自盡,帝王因為悲傷過度,一度將自己關在了相思殿。因為楊氏身份還比較敏感,後事要如何處理,她和齊王的女兒文安縣主該要如何安頓,這些事情都要來過問。
長孫皇後即使有身孕在身,也不得不為之操勞。
長孫皇後卻是笑得溫柔,“那是我該做的。”
身為後宮之主,後宮之中身份敏感的妃嬪又並不只是一個,長孫皇後似乎早已習慣了宮人們事無巨細都跑來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