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二夜裡,戰敗的宋軍自新城、固安逃往易水之畔……
田驍命軍士接應了,他則領兵候在一旁,將追趕而至的契丹兵士處理掉。
不料,自東邊兒撤下來的軍士、百姓等越來越多,小小的歧溝關,哪裡裝得下數十萬之眾?
田驍立刻命傅思金領了二萬人馬去了臨近的易州,他則整編了曹彬手下撤退回來的散兵遊將,連同之前剩下一萬瀼州兵將,整合出三萬人,一部分守在易水河畔繼續營救敗兵與逃難的百姓,另一部分人則負責將後來的投靠過來的人馬送往傅思金攻下來的易州城。
霎時間,歧溝關亂成了一團粥。
但就在這時,潘美部也傳來了令人震驚的訊息!
官家本命潘美攻下了雲州、應州、寰州、朔州之後,便要護送四州百姓轉移至內地;但主帥潘美與監軍王侁貪戀軍功,不顧大將楊業的反對,執意行軍雁門北川……但最終,做為援軍的王侁毀約,大將楊業與他的兒子在雁門關激戰至死……
楊業一死,潘美立即棄了城,帶領兵馬與四州百姓逃回了內地。
而潘美與田重進本就是互助守望之師,田重進雖勇猛,但分了一半兵馬給了兒子田驍……饒是主將再勇,奈何手下無兵,以區區萬餘人馬,又如何能與重新奪回了雲州、應州、寰州、朔州的契丹人一較高下?
據說田重進在陣前朝著幽州的方向放聲大哭!
跟著,他修書一封給兒子田驍,說會棄了蔚州與飛狐,退回易水之畔;又讓田驍趕安排人護送家小與百姓退回關內……
當田驍收到父親的書信時,已是五月初三這一日了。
不巧的是,初二夜裡下了一場大雨……
之前曹彬部從東邊退回,靠的就是田驍讓人去河道上游截了水,百姓與兵將們才能自河道而步行過河。
如今下了整整一夜的雨,豈是人力可以幹預河道控水的?
於是,田驍緊急命人搭了浮橋,繼續接應後頭的百姓與將士。
此時大約已到了最後一批人馬,據說這批人馬過後,便是曹彬本部,以及追趕宋軍的契丹大將耶律休哥了!
田驍火冒三丈,著白袍戰甲騎馬立於易水河畔,誓要與耶律休哥一決高下!
但曹彬卻再一次令田驍感到了失望……
五月初三當天夜裡,曹彬、米信等人居然棄軍奔馬而走!
三軍主帥,大敵當前竟然不顧部下的安危,領著親衛自個兒逃了???
剛收到這個訊息的時候,田驍就被氣得吐了一口鮮血!
而曹彬一逃,數萬宋兵望風而竄,兼之又後有遼軍追趕,前有易水阻攔……不及逃脫者,互相踩踏、溺死河中者不計其數!
曹彬米信雖然逃了,幸虧還有大將李繼宣與李霸圖二人,他們率部力戰,將契丹軍追兵堵在了後頭。河岸這邊早已著急上火的田驍連忙又命人接應……總算將剩下的十之一二軍民安全渡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