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碧琴果然去了鄉下的莊子上,與她弟弟團聚。
又過了幾日,田驍派去迎接史夫人遺骨的人馬終於抵達了瀼州,直奔了鄉下的莊子上。
嫤娘聽說那邊的靈堂已經設好了,便也換了一身素衣,臂纏黑紗,坐著馬車去了莊子上。一下馬車,她果然看到了一座小小的草棚靈堂,碧琴與史漢郎二人跪坐在史松夫婦的靈牌前,哭得哀哀欲絕。
另有個黑黑瘦瘦、穿著孝衣的半大孩子也跪在靈前,正用疑惑的目光看著嫤娘;嫤娘便知,那個半大的孩子,應該就是史夫人在教坊司當粗使嬤嬤的時候收養的那個小太監了。
嫤娘上前弔唁,拈了香上前敬拜,碧琴與史漢郎二人朝她恭恭敬敬地回了禮。
跪在二人身後的半大孩子猶豫了一會兒,也跟著姐弟倆磕了個頭,向嫤娘還禮。
嫤娘溫言勸解了幾句,只教她們姐弟放寬心。
這時,一個也穿著素衣的年輕小娘子匆匆過來了,先是喊了一聲“漢郎”,突然看到嫤娘也在,被嚇了一跳,侷促不安地又朝著嫤娘行了一禮,口稱,“見過少夫人。”
嫤娘打量了那小娘子一番,微微一笑,問道,“這是哪家的孩子?”
旁邊的管事娘子回話道,“回少夫人的話,這是莊子東頭佃戶王大郎家的丫頭,叫春妮。說著,管事娘子又問她,“春妮來這兒做什麼?”
王春妮看了史漢郎一眼,朝著嫤娘又行了一禮,帶著幾分忸怩說道,“我怕漢郎哭壞了身子,故此過來看看……還有,我做了飯送來給漢郎和瑜娘姐姐吃。”
嫤娘果然看到王春妮還拎著個食盒。
她心裡一動,又看了史漢郎一眼——但見史漢郎也感激地看著王春妮。
碧琴只低著頭跪在父母靈位前,面如死灰。
嫤娘嘆了一口氣,對王春妮說道,“你把飯菜放著吧,他們一會兒吃。”
王春妮響亮地應了一聲,將手裡的食盒放到了一邊,然後走過去對史漢郎說道,“漢郎,你腿腳不好,別跪太久了……要不,你去那邊歇著,順便把飯吃了,再來替瑜娘姐姐?”
史漢郎待要拒絕,碧琴卻對他說道,“你聽春妮的吧。”
史漢郎目光複雜地看了王春妮一眼,艱難地從地上爬了起來……王春妮想去扶,卻被史漢給拒絕了。那半大的孩子連忙上前,扶起了史漢。
史漢待那孩子倒是挺和氣的,領著他走到了嫤娘跟前,說道,“漢郎向少夫人請安了。他小名兒叫做餅兒,是我們娘收養的弟弟……餅兒,快給少夫人請安。”
餅兒連忙跪下,向嫤娘磕頭,“餅兒給少夫人磕頭了!”
嫤娘聽出這孩子的聲音格外清脆,和個小姑娘似的,行動之間卻有些笨拙……聽說這孩子有些殘疾,也不知到底哪兒有毛病,不過就這麼看著,倒是手腳俱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