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虛城
城中一眾官員集齊,再一次為對抗呂布之事進行商議。
自呂布大軍北來開始,城中將領官員已然為此開了多次會議,但都統一不了決議。
城中近兩萬部隊,其中的一萬餘人歸屬於高氏兄弟,即高乾、高慎、高傲曹、高季式四兄弟,他們早年間就在青州境內四處搶掠,來不斷地擴充實力。
之後,高乾趁著黃巢之亂之機,接受了黃巢的官職,在青州境內大肆招兵買馬,兵力突增至上萬人。
黃巢兵敗之時,段熲率漢軍橫掃青州,高乾四兄弟雖然勇悍非常,但麾下那些賊兵根本不是漢軍的對手,大敗而逃。
高氏四兄弟受到朝廷的追捕,慕容德藉著青州慕容氏的實力幫高乾等人化解了危機,之前將高氏四兄弟安排到高歡麾下擔任職務。
王鎮惡率段氏騎兵攻打慕容德,高乾等人慾率兵回援,但麾下將士畏懼漢軍兵鋒,四散而逃,高乾等人淚灑當場。
慕容德死後,高乾等人收攏散兵,三軍縞素,以示忠心。
後來朱溫、高歡聯兵攻打王鎮惡,高乾等人一直衝鋒在最前面,可惜,王鎮惡有數萬段氏鐵騎相助,雖然被打得大敗,還逃跑起來,高乾等人還是追不上的。
朱、高二人瓜兵青州之後,又展開了以戰,高乾四兄弟一直都是高歡最重要的戰將。
而高乾等人亦想借助高歡的實力,率兵南下殺死王鎮惡為慕容德報仇,但他們也明白,想要攻入徐州,必須整合青州的全部力量方能辦到,所以一直不懈地跟朱溫麾下將領廝殺不斷。
高歡為了拉攏慕容氏的殘餘力量,所心在軍中抬高的鮮卑人的地位,這讓高乾四兄弟很是不滿,所以高乾等人被安排留守後方,換防朱溫。加上後來高歡有意透過劉裕投降朝廷,這些事情都不想讓高乾四兄弟知道。
為了分化高乾四兄弟,高歡還有意將留守的主將之位給了高傲曹,而非高乾。同時又派了自己的妻弟段韶,以及大將彭樂率五千大軍前來協助。
所以現在城內就分成了兩派,一派以高乾為主的南援派,希望留段韶、彭樂率兵五千在朱虛城抵擋呂布大軍,他們為則率軍南下,會合高歡所部擊敗劉裕所部。
可高歡見呂布大軍短短几日之內橫掃青州北部,兵鋒之強令人生畏,所以還是希望讓高乾四兄弟率兵大破呂布所部,他好以此為理由,向劉裕要求朝廷給自己更大的官職,最好是青州牧,差一點青州刺史也是可能接受的嘛!
而段韶亦認為呂布從幽州一直路橫掃,鋒芒已盡,麾下又大半的降兵降將,軍令恐難以貫徹實行,正是大敗漢軍之機,堅決要求高乾等人率軍於此跟呂布大軍決戰。
又是一夜的爭吵,雙方再一次不歡而散。
次日,呂布率領著兩萬步騎抵達朱虛城下,隆隆地馬蹄聲震動天地,將城中的軍民盡皆驚到了,段韶、高乾等人終於結束了爭吵,一致對外了。
如段韶所料的差不多,呂布一路推進,就得不斷地分兵據守攻下的城池,雖然收編了不少叛軍,但還是遣散了不少老弱之人。這兩萬步騎之中,除一萬騎兵以外,所有步兵都是原先劉鄩、劉知俊的部下,此刻亦由這些人統領。
此舉是崔浩、張賓建議的,大軍急於推進,整編部隊會讓戰力下降,留劉鄩、劉知俊等人統領,不但可以保持戰力不減,還可以顯示呂布對這些人的信任。
高傲曹見漢軍除了騎兵比己方多之外,在人數上並不太大優勢,便道:“大哥,早就聽說呂布之勇天下少有人能與之匹敵,你讓我出去打破他的不敗神話吧!”
高乾見麾下將士許多人都被幽州鐵騎給嚇得臉色發白,高傲曹戰力曠古爍今,有擊敗呂布的可能,且縱不能勝,亦可鼓舞士氣,便同意了。
高傲曹率一百騎兵出城,直接喊話要求對戰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