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孫女?”太後訝然,她瞧了一眼在不遠處等待陸晉的韓嘉宜,又收回了視線,“你糊塗啦?你是哀家的外孫,她是你妹妹。那她也能算作是哀家的孫輩了,有必要再特意認了當孫女?”
陸晉垂眸,一字字道:“有必要。”
太後微怔,鳳目微眯,細細打量著外孫,見其神情嚴肅,立時意識到他不是在打趣說笑。她皺眉,收斂了笑意:“你是認真的?”
“是,當然是認真的。”陸晉聲音很輕,“太後不是想讓她多陪陪你嗎?認了孫女,那她就能名正言順陪在太後身邊了。”
太後沉吟:“晉兒,哀家知道,你與你這個妹妹關系親厚,想替她討點封賞,這無可厚非。只是哀家若要認孫女,那不是小事。當初認寶兒,她上了玉碟、昭告天下,才真正算是哀家的孫女。”
陸晉雙目微斂:“晉兒知道此事麻煩。”
“不止是麻煩。”太後擺了擺手,“就算不上玉碟,給她封個郡主、縣主,只當是幹孫女。那也得有個名目啊。你當哀家看上誰,就能把誰拘到身邊嗎?”
陸晉當然知道此事不易,但無論如何,他都需要去爭取,去嘗試。
太後輕嘆一聲:“不過長這麼大,第一次向要哀家討要什麼。難得你開口,哀家自然教你如願。”
陸晉聞言一喜,當即長長一揖:“多謝太後了。”
“你多帶她到宮裡走走,哀家尋個合適的機會,跟你舅舅提一提,說哀家和她投緣,想把她留在身邊。”太後想了想,又道,“唔,好像有個現成的機會,前些時候,哀家恍惚聽說你皇帝舅舅要在宗室裡選個孩子給你三舅舅做嗣子,不過還沒定好。等嗣子選定了,哀家就順道提一下,讓你三舅舅名下再多個閨女就是了。”
陸晉的三舅舅是早逝的宣王,和成安公主以及當今皇帝皆為太後所出。宣王十四歲病逝,無妻無子。皇帝近來有為其過繼嗣子的意思,只是皇室近支子嗣不多,還沒選定。選嗣子是為了祭祀,是否過繼女兒則不甚要緊。屆時她提出來,也不過是順手添一筆的事情。
“不過這事兒急不得,哀家也不好貿貿然提出來。”太後輕笑,“總得等嗣子的人選定下了,再同你舅舅開口。在這之前,讓她時常進宮,到時候哀家也好跟你舅舅提,就說是哀家偏疼她,想留下她。”
太後心疼從小養到大的外孫,把事情攬到自己身上,並不想讓皇帝知道是晉兒為繼妹討賞。
陸晉自然猜得出太後的意圖,他胸中暖流湧動,良久之後,再次認真鄭重道謝。
太後斜了外孫一眼,嗔道:“又不是親妹妹,怎麼這般上心?你和寶兒一起長大,也沒見你和寶兒親近。”說著她將目光轉向韓嘉宜。
他們在這兒說話,小姑娘站在不遠處,神色淡然,面上沒有一絲侷促與不安。太後笑了笑,輕聲道:“不過,確實是個招人疼的孩子,也不怪你為她討封賞。”
陸晉只勾了勾唇,並不說話。
他和嘉宜並無血緣,律法那邊又好解決。他們之間最大的阻礙,是他們名義上是兄妹。如果嘉宜成了皇家人,那明面上阻礙會小不少。
如果她對他也有意,那麼他會請求賜婚,基本上應該能堵了旁人的嘴。如果她果真對他毫無情意,堅決不肯嫁他……
陸晉雙目微斂,心想,有誥命在身,得太後寵愛,對她也不是壞事。
“嘉宜,你過來!”太後忽然提高了聲音,沖韓嘉宜招一招手。
方才太後和大哥低聲說話,韓嘉宜不知道他們在說什麼,也不敢去聽。此時聽聞太後傳喚,忙快步上前:“太後?”
太後指一指陸晉,笑道:“你這個兄長待你很好,你可也要好好對他。”
韓嘉宜還不清楚發生了什麼,她下意識去看大哥。然而大哥面無表情,並不看她。她有些茫然,但還是應道:“太後說的是,嘉宜記下了。”
兩人辭別太後出宮。
回府途中,陸晉告訴韓嘉宜:“太後很喜歡你,以後多進宮去陪陪她老人家。”
韓嘉宜連連點頭:“嗯,我知道。”她能感覺到太後對她的喜歡。然而,她皺了眉,有些發愁的模樣。
“怎麼了?”陸晉注意到了她細小的神情變化。
嘆一口氣,韓嘉宜道:“可是太後好像很喜歡我寫《宋師案》的第四部 ,但我真的不想寫啊。”
陸晉微怔,繼而輕笑:“那你看著辦吧。”
竟然為這種事情而發愁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