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帶著爺爺朝洞裡走去,進了這黝黑的山洞,耳邊只聽見爺倆擦擦的走路聲,爺爺忍不住開口問道:“乾爹,這洞口怎麼會有呂洞賓的像呢?”
一鞭子:“傳說啊,這鳳凰山還有個別名,叫寶泉山,因為這八仙之一的呂洞賓得道之前看此地人傑地靈,便在此地修煉過,而這洞裡有泉眼,可能是沾染到了仙氣,傳言說是能包治百病,人們為了紀念呂洞賓給人間留下的福源,就在洞口刻上了呂洞賓的畫像。”
爺倆又走了一陣兒,由於火把里加了松脂,燒起來噼噼啪啪的作響,還伴有松脂燃燒特有的香氣。
只是這洞越走越深,這會兒已經看不見前後了,只能看見火把火光能照耀到的一段。
爺爺有些恐懼,便又開口問道:“乾爹,你給我說說這地底下埋著啥寶貝唄。”
一鞭子邊觀察著四周的情況,邊開口道:“萊陽這個地界,自古流傳下來一句話,得了北大殿,萊陽置一半,這地底下就是北大殿裡面的寶貝。”
爺爺:“西大殿是個啥呀?乾爹。”
一鞭子就給爺爺講了起來。
很久以前啊,萊陽是有官道的,每個站點都會有驛站,萊陽也有,在離官道不遠的地方有一夥強人指攔路搶劫的強盜)個個都身手了得,搶了來往過客的許多寶貝,官府屢次緝拿,都被他們逃掉。
而他們搶來的寶貝一時用不完,就埋到了地底下,隨著搶的越來越多,形成了一個寶貝庫,這寶貝庫,就是北大殿。
後來啊,朝廷見這夥強盜飛簷走壁,身手極是了得,知道憑官兵的力量拿不住他們,就千里迢迢請來了當時的辦案名捕,名捕來到萊陽瞭解了一下情況後,設了個計。
讓人放出風去,一夥人壓一車金銀珠寶上路,而且車上還有一把歐冶子煉製的劍,其實車上根本就沒有什麼劍,箱子裡裝著的都是掛了金漆的石頭。
接著安排人從官道一路壓了過去,到了地方果然碰上了這夥強人,壓車的撒腿跑了,就在那夥強人剛到開啟箱子的時候,名捕帶著人殺了過去,一夥強人撇下貨物跑了。
名捕帶人追去,果然這夥強人分成了兩撥,一波引著官軍跑遠,一夥突襲了守著黃金的官軍,搶走了那車掛著金漆的石頭。
待車被劫走後,名捕就帶著人不追了,接下來的幾天名捕命人滿萊陽翻找這夥強人,並放出風去一定要抓住劫走黃金的強人。
沒幾天的功夫,有人在深山裡發現了一堆屍體,像是相互爭鬥致死的。
名捕聽到手下來報,哈哈一樂,道:“行了,這就是那夥強人。”
有不解的問名捕怎麼還沒看見就那麼確定是那夥強人,名捕又是哈哈一樂,給那人解釋了一下。
原來,一開始名捕命人放出風去有黃金,料定那夥強人必定來劫,再假意帶人殺過去,追走一部分強人,剩下的強人劫車,後來的幾天我命人大造聲勢,為的就是讓這夥強人相信車上是一車黃金珠寶。
而且帶人追過去之前那夥強人就眼睜睜的看見了箱子裡的黃金,此時劫車的那夥強人回去用石頭交差,自然會引起懷疑,私吞了那批黃金珠寶,霸佔了歐冶子煉製的劍。
兩夥強人自然就會為了錢財跟天下名劍而互相殘殺。
那夥強人自那以後就沒有再出現過,但傳言強人搶劫而來的寶貝都埋在地底下,不計其數,只是沒有人知道是埋在那裡,而後這批地底下的寶貝引來了看寶的靈,便不知道遁到哪兒去了。
爺爺腦子裡立馬自動放映著堆成小山一樣的金銀珠寶,越想越興奮,恨不得馬上就找到這些寶貝。
一路再無話,爺爺腦子裡只顧著想著寶貝,爺倆走了好一會兒,依然是前後都看不到頭。
而一鞭子手裡的第二支火把已經快要燃燒殆盡了,一支火把差不多能燒四十分鐘左右,也就是說爺爺跟一鞭子已經走了近一個半小時了。
一鞭子接著拿出了包袱裡的牛油蠟燭,點著繼續走,又走了很久,爺爺一點兒都不覺得累,腦子裡的金山一直在眼前晃悠,走的看起勁兒了。
一鞭子卻越走越慢,爺爺不明所以,只好跟著滿下了腳步,問道:“乾爹,咋走這麼慢了?前面不是有寶貝嗎?”
一鞭子回道:“傻小子,光想著寶貝啊,我看這燭火漸漸燒的不那麼旺盛了,還是小心點兒好。”
好在繼續走了一會兒,燭光依然堅挺,再沒什麼變化,一直走到手裡的蠟燭都燒下去一半的時候,眼前忽然出現了一個分叉路口。
一鞭子一看到分叉口,立馬從包裡掏出羅盤,可隨即露出疑惑的表情,仔細看了看羅盤,依然眉頭不展,少時,收起了羅盤,蹲下身來問爺爺:“娃兒,你說咱走那條路好?”
爺爺沒想到一鞭子會問他,一時有些發懵,接著憑感覺指著左面的路口道:“這邊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