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還有一種奇葩的水下訓練方式,即在水中完成所有的對抗練習。
教練在岸上拉住繩子,球員在水下的另一端進行對抗訓練。
水中的阻力在岸上要大的多,在水力完成發力、三步上籃起跳都動作都會耗費更多的體力。
這種訓練方式很有利於鍛鍊肺活量,增加體力和耐久,但這些過程也是非常艱苦的。
相比於nba的高強度和特殊方法,cba的訓練系統很不健全,不注重飲食,對於球員的管理和控制也更差。
日常訓練強度小、方法單一,大多數的球員也沒有很高的積極『性』,在訓練方面的科技含量和科學『性』都遠遠不如nba。
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周琦在cba一直是瘦竹竿,到了nba身體明顯變得強壯了。
器械上的差距和科學規劃制定的訓練方式就不說了,cba的訓練條件是艱苦的,也是不完善的,有的球隊力量房都是和體育學院共用的,甚至連一個專業的體能訓練師都沒有,都是球員之間相互幫忙。大家可以看看籃球公園影片,就是現在的上海大鯊魚訓練基地艱苦程度都超乎我們的想象)
其實最根本的也是cba起步較晚,商業運作跟不上,缺錢。
在cba不管在哪支球隊都會在休賽季進行嚴格的夏訓訓練,在這期間他們還會參加各種熱身賽來尋找比賽的狀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不過這麼多年來cba球員的對抗和技術都沒有質的變化,這已經都是常態了,但這些都不是球員能夠左右的。
每年球隊的運轉資金本來就不是很多,他們無法和nba那樣動不動就幾千萬,這也導致cba的訓練條件根本比不上nba,他們也無法用大量的資金來弄健身器材和聘請訓練師,所以cba球員在休賽季訓練基本上都是為了保持狀態或者對球技有小幅提升。
至於球員本身,除了那幾個大佬外,都請不起專業的私人訓練師和營養師,因為一個夏天的訓練就能耗盡他們一個賽季的收入。
nba則不一樣,即便是拿著底薪的球員請不起訓練師,但是休賽期還是可以去球隊的訓練館訓練的,球隊訓練師也照常會指導。
不過現在值得慶幸的是,籃協可以租用小牛訓練館,而遠野也配合,在扣除了基本的維護保養費用後,把剩下的錢都拿給球隊訓練師當獎金了,這也使得小牛隊的訓練師們都賣力的為男籃做著系統而專業的指導。
雖然這隻能幫助到這一小撮人,但是遠野相信這會是一個良『性』的迴圈,當這一批人在接下來的2個月中都有一個質的提高時,不管是cba的球員還是老闆們,為了保證競爭力都會改變的,否則等待的只能被淘汰。
例如姚明能在nba成功除了身高和技術優勢外,最根本的原因是自律!他的訓練強度是很多nba球員都讚歎的。
這也和他們家是籃球世家有關係,從小看著爸爸打起,相對於其他球員來說更早的接受系統訓練,基本功更紮實,再配上良好的自律『性』和合理的膳食,這些都是大多數cba球員不具備的條件。
當然這些都是球員本身的差距原因,拋開球員和球隊,國內和美國籃球最大的差距還是體制問題。
在美國,從少兒開始就注重體育教育,然後無論你是誰,只要你有興趣,透過訓練後能夠打得好並且打出來,那麼這就是一個職業。
而在中國,不管你有沒有興趣,首先你要達到一定身高,體育機構才會對你進行培養,然後你才能透過努力打出來。
說到底就是人選籃球,還是籃球選人的問題。
喜歡小牛時代請大家收藏:()小牛時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