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達拉斯,遠野第一就是要去球隊訓練館拜訪中國男籃。
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看看劉煒和王治郅的想法。
第二天下午,遠野就抵擋了男籃的訓練基地達拉斯小牛隊訓練館。
現在中國男女籃都在這裡集訓,原因當然只有一個,這裡的設施算是世界上最先進的。
除了已經在nba站穩腳跟,打出名堂的內線3人組,剩下的其他人在剛來到小牛訓練館時都有一種從農村到城市的感覺。
除了姚明和王治郅以外,其他人來這裡之前都在寧波北侖體育訓練基地集訓了一段時間了,那裡已經是國內最先進的訓練基地了。
但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國內的那些‘先進’的配套設施就是跑步機、瑜伽墊、槓鈴……
再看看小牛的各種高科技輔助裝置配合著專業的體育技術人才,難怪國內運動員不管怎麼練,都趕不上人家國外那種身體素質。
也難怪內線3人組來nba後就迅速的與國內的運動員拉大差距。
遠野看到這些熱火朝天訓練的球員心中暗暗點頭,畢竟前世國內球員的訓練質量和態度怎麼樣他心裡也有點數。
對於cba球員來說,假期期間選擇出國訓練的在這個時期基本沒有,而且平時的訓練也會突出很多的問題,一個球隊就只有一個訓練師,這樣怎麼因材施教呢?也許對於cba球員來說,好的習慣養成還是需要時間的!
在nba中,光靠天賦絕對是無法成為一名出『色』的球星的,球員們的訓練非常的刻苦,大家都知道科比的訓練習慣,早上四點鐘的洛杉磯。
對於詹姆斯當年率領騎士奪冠後,第二天接著訓練!可能在球場上你看到的是nba球員的高天賦和高水平的籃球水平,但是他們背後的努力有幾人能夠堅持下來?
nba和cba在商業運作、管理和運營機制,人才的選拔和培養上都有著巨大的差距。
尤其是nba和cba的訓練方法。
從體型上看,nba和cba的球員就有著很大的差距,每個位置上nba的球員都比cba的要寬大一塊兒,肌肉線條更加出『色』。
nba的力量訓練非常全面,包括腰腹、下背、肩背。
腿部力量會用蛙跳、折返跑和提踵來訓練,每天都會有固定的訓練時間和次數,系統『性』非常強,能夠很好的保持球員的肌肉力量。
cba和nba的對抗強度相差甚遠,我們在觀看比賽時會有這種感覺,nba整場比賽都在不停的衝撞,我們甚至能夠聽到肌肉碰撞的響聲。
而cba節奏相對更慢,對抗沒有那麼強也造成了球員對於肌肉訓練沒有那麼重視,如果去到一個沒有肌肉就無法生存的環境,相信國內也能出現一批身體素質男。
而到了國際賽場上,中國球員到了比賽最後很容易出現體力問題,這就充分體現出耐力訓練上的差距。
短程爆發靠天賦,但耐力不行完全就是球員自身問題了,這個完全可以練出來,不然中國也出不了那麼多長跑冠軍!
nba球員通常會自己找到合適的方法來訓練自己。舉一些沒有技術含量的例子。
例如詹姆斯搬起輪胎行走,戴著25斤重的金鍊子訓練,在高負荷的狀態下訓練有助於增加身體耐力。
nba球員還會在天然的環境中進行訓練,進行山地越野,上下坡跑。
除此之外nba還有各種各樣的反應能力訓練,以增加球員的反應力和敏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