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芬不動了。
“媽,媽?媽!你怎麼了?”
劉慧芬有點發抖,“兒砸,你剛才說你能拿多少?”
“兩千萬啊。”
“我的個老天爺唉,你們究竟乾的啥買賣啊?!”
楊思源見媽媽這麼認真,忍不住噗嗤笑了出來,“媽,你別害怕,不跟你說了嘛,電腦點歌機,合法的買賣,你想歪了!”
劉慧芬還是有些慌神,“可我怎麼覺得不對勁呢,我知道你們合夥開了公司,可我也沒看見你們建廠房造東西啊,怎麼就賺了那麼多錢了?”
楊思源笑著解釋,“媽,現在不同以往了,以前是要造東西,然後蓋廠房,招工人,把東西造出來賣掉,見著回頭錢,然後繼續買原材料繼續生產。
現在呢?講究細化分工了,一件產品的產生,不需要每一個環節都自己去做,那樣容易重複投資,浪費資源,效率也不高。
現在怎麼弄呢?有專門蓋工廠負責生產的,又專門負責設計產品的,還有專門管銷售的,等等等等。
每一個環節都分工了,不用為了生產一樣東西把整條產業鏈都投資建起來,那樣太佔資金了。
我和喬海倫的公司呢,只負責設計產品和相關技術,以及最後銷售,其他的交給別人就行了。”
劉慧芬聽懂了,但還是有些疑惑,“還能這樣?”
“對啊,”楊思源繼續解釋,“就拿三礦機舉例,就只能做那幾樣機械產品,那些產品市場一不行了,或者又有了新的產品取代原來的產品了,它就不行了。
而我們呢,設計什麼交給別人去生產就行了,將來就算被淘汰了,可以設計新的產品啊,又沒什麼很高的成本,也不用擔心那麼多麻煩事。
代工廠這邊呢,就只負責生產,不用搞研發,還不用擔心東西賣不出去,接多少訂單產多少東西,包賺不賠。
他們只要保證自家能不斷更新生產能力,跟上社會科學進步就行了。”
劉慧芬若有所思,“那你怎麼不找三礦機幫你生產那什麼機呢?正好救救三礦機啊。”
楊思源愣了一下,沒想到媽媽都下崗好幾年了,還在擔心三礦機現在的情況。
不得不說他們這一代人,對工廠的感情都非常深厚,即便被迫下崗了,口頭上可能會罵幾句,可內心裡對廠子那份感情,是沒有變的。
楊思源有點理解了,對他來說,三礦機可能就是一個父母工作的單位,但對父母來說,可能這就是他們曾經的青春。
好像三礦機要是破產倒閉了,他們的青春記憶也就倒下去了一般。
他也想讓母親能繼續保留那份美好的青春記憶,不想讓三礦機就這麼破產,可這些事,現在還不是時候。
根據他的記憶,三礦機徹底運營不下去,大概在後年,省機械廳沒有什麼辦法,只能按照當時保大放小的政策,把所有資源都留給一礦機。
三礦機破產後,拆解成了十幾家小型的機械廠,允許個人承包,或直接折價面向社會資本拍賣。
繼續做機械,也沒什麼前途,倒是這塊地方不錯,離海邊不遠,後來被扒了重新蓋成了商品房。
喜歡我真沒重生呀請大家收藏:()我真沒重生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