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北是佐敦,有一大片類似國內連逛帶吃的商業區域,而且都是極具地方特色的小館子,這才是楊思源喜歡的。
喬海倫要吃西餐,說很久沒吃像樣的西餐了,小喬也想吃西餐,頻頻點頭表示附和。
楊思源吐槽,“吃什麼西餐,我看你長得跟個西餐似的。”
他就是從小跟姐姐懟習慣了,一時沒收住,喬海倫表情先怒後喜,大概想明白一件事。
自從倆人合作之後,她在刻意和楊思源表達一種親密之意,不是男女之間那種親密,是朋友,姐弟那種親密。
因為他們認識的時間太短了,她的想法很簡單,既然要做長期的合作伙伴,那麼建立親密的關係,有助於這種合作。
不管西方還是東方,都有類似的思維模式。
私人關係的親密,對合作雙方來說,是有很大的好處的。
一開始楊思源表現出有些不適應,到現在他能毫不客氣的對她進行吐槽了,那麼說明在他眼裡,他們的關係已經不是單純的商業夥伴。
喬海倫的努力沒有白費。
“吃本地特色也行,你帶路吧。”
楊思源帶著他們往北走,比起白天來,晚上的港城那真是人山人海,行人神色匆匆,腳步很快,稍不注意就容易撞到別人。
不過對於這種輕微的碰撞,多數人都習以為常,渾不在意,說不上是包容還是冷漠。
走了沒多久,來到九龍公園北邊的區域。很有意思,公園南邊新改造的商業區域給人的感官是現代和高檔。
北邊則是充滿了港城傳統的市井氣息,三四十年曆史的唐樓雖然重新粉刷,仍舊掩蓋不了歷史的滄桑。
狹窄的街道,逼仄的空間佈局,頭頂上掛滿的霓虹招牌,嘈雜的氛圍,讓人彷彿置身某部港片之中。
都說城市是水泥混凝土的叢林,這樣的比喻用在這裡真的是再貼切不過。
而且在這個季節,港城女孩們的穿著打扮,也太吸引眼球了。
一個小吊帶小短裙的女生從他身邊走過,還不忘用勾人的眼神挑逗一下,作為一個正常的男人,楊思源是感覺到那種身心愉悅的。
身旁的喬海倫剜了他一眼,“吆嗬,某人挺享受啊,哈喇子都快流地上了。”
另一邊的小董不禁嚥了一口口水,楊思源忙指著一家潮州粉面店道,“這家吧,這家排隊的人多,一定好吃。”
“就吃這個啊?”
小喬有點失望,粉面店嘛,不就是麵條和米線嘛,好不容易來趟港城,就吃這?
真沒勁。
楊思源不理她把白眼翻上了天,“對啊,我就喜歡吃這一類的東西。”
四人來到店門前,裡邊已經沒座了,但可以先點。
楊思源透過玻璃櫥窗看著裡邊,蒸汽繚繞裡廚子正熟練地拿著大剪刀對著大牛腩片子和各色牛雜“咔咔咔”一頓剪。
光看那湯汁被剪得四處飛舞,就讓人口舌生灩,等聞見那“咕嘟咕嘟”翻滾不停的老湯汁那味道時,那是真的能感到幸福了。
“老闆,牛雜粉四碗,加一盤牛腩和一盤青菜。”
喜歡我真沒重生呀請大家收藏:()我真沒重生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