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來過幾次,已經熟門熟路。他來到辦公樓下,徑直走上樓,來到會議室內。會議室就在樓梯旁邊,從會議室走到樓道盡頭,便是校長辦公室。
門沒有關,他聽到張校長正與人交談著。
邵逸夫起身回到會議室。
這個會議室邵逸夫很熟悉,第二次與張校長會談便是在這裡,而正是在這裡,雙方基本達成了在青訓培訓上的合作意向。
時間又撥回幾個月前。
在邵逸夫第一次來松山湖學校,像張校長介紹東方俱樂部青訓工作之後,他便前往其他城市繼續拓展青訓合作伙伴。對於能否拿下與松山湖學校的合作,他心裡並沒有多少底氣。
在某一天的路途中,他突然接到張校長的電話。
“是東方俱樂部的邵總嗎?”電話那頭渾厚的聲音,是張校長。
“張校長,您好,我是東方俱樂部的邵逸夫,很高興接到你的電話,請問有什麼事情找我嗎?”邵逸夫說道。
“是這樣,你們的材料我後面又詳細看過,這其中有些想法,想和你當面探討探討,不知道你是否方便再過來一趟。”張校長說道。
忽然聽到張校長邀請自己前去溝通,雖然不知道具體何意,但是能有這樣的機會,對於邵逸夫來說,無異於是路邊撿到餡兒餅一般。
邵逸夫在電話裡回到:
“好的,張校長,我目前正在外地,過幾天就回去,到時候我去學校找您,去之前給您打電話。”
“恩,行,那到時候我們再見。”
掛上電話,邵逸夫又投入到手頭上的工作中。此行收穫頗豐,已經敲定了幾家意向合作青訓學校。
在忙過之後,邵逸夫準備啟程回家,但是他並沒有忘記之前的電話。
回家的路上,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要做。
與他同行的同事先行回家,他又一次隻身前往松山湖學校。相比於第一次的茫然,這一次,邵逸夫內心多了一重希望。
來到學校的時候,正是上課時間。
他到了學校,沒有直接與張校長見面,而是來到正在上體育課的操場上。
操場上的體育課,一群穿著校服的學生被分成了兩撥,一撥在玩著遊戲,另一撥大概10歲左右的小學生正在接收老師的指導。
邵逸夫走到體育場邊,認真觀看著孩子們的足球訓練。
孩子們正在練習一對一傳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老師指導著用正確的腳步姿勢傳球、接球。同時,在相互傳球的時候,需要跑動起來,而且要用左右腳輪流接球,接球的時候,不允許停球而是接球就傳。
孩子們練習的很認真,看的出來,已經練過一段時間了,接、傳、轉的動作姿勢有點專業素質的樣子。
當然,還是有些生疏。老師會停下來,做出正確的知道。
看的出來,雖然孩子們練的滿頭大汗,但是臉上並沒有痛苦的樣子,應該是很享受這種訓練。
在完成幾組快速一對一傳球練習之後,老師又將孩子們召集到一起。他在靠近球門位置擺放了一個一米見方的圓,然後在20米左右的距離畫了一根白線。
老師要求每個學生,把球放在白線位置,然後一腳提出皮球,要求皮球落在圓圈內才算合格,皮球在進入圓圈之前,不允許落地。老師首先做了一個示範,稍微調整一步,將球輕搓起來,皮球劃了一個小弧度,便準確的落入到了圓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