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針撥到第二天下午。
天氣晴朗,湛藍的天空映襯下,琦玉體育場顯得格外的發亮。
載著東方俱樂部考察團的大巴緩緩開入球場外的停車場。眾人注意到,今日的賽場與昨天果然不同。
開往球場的汽車愈發多了起來,球場外場已經掛上了蒲河的掛幅;周邊的路燈、柱子等上面,都掛上了蒲河元素的路旗。場外,已經有身著全套裝備的蒲河球迷出現了。
既有一些年輕面孔,男男女女;也有家長帶著小孩兒,還有些小孩兒騎坐在父親的肩膀上,圍著圍巾,向球場走去;還有一個看著有60多歲滿頭白髮的老人,同樣身著蒲河球衣,脖子上圍著圍巾,手上拿著一面手旗,看著神采奕奕。
這樣全民皆球迷的畫面,感覺真好。
考察團到達現場,蒲河俱樂部接待的官員早早在場外等待。
大巴停好,一行人走下車子。
“歡迎東方俱樂部的考察團,我是蒲河球迷服務部的小野,今天就有我來全程陪伴大家了。”小野先生禮貌地介紹自己。
“小野先生您好,今天有勞你了。”嶽孖、邵逸夫與他握手說到。
就在大家到達球場時,在不遠處,正有一群蒲河球迷聚攏在一起。只見一個身穿黑色球衣,手持喇叭的球迷站在高處,用日語高喊著什麼,他的身邊聚集了數百名身著紅色球衣的蒲河球迷,有些人手上拿著旗幟。
隨著一陣有節奏的小鼓聲響起,球迷們又唱又跳起來。
“啦啦啦啦~啦啦啦啊”
這是蒲河球迷在進場前的熱身,稱之為“試合。”
對於考察團的東方隊球迷代表來說這並不陌生,因為他們在網路上早就觀看過這些日本j聯賽球迷,在賽前的熱身助威小視屏,然而這次,確實頭一次親身見到。
助威聲很整齊,雖然人不多,但是聲音穿透的很遠,雖然遠在一邊,考察團仍能聽到很清楚的助威歌聲的節奏,只是全部唱的是日文,並不知道他們唱些什麼,但是旋律早就爛熟了。
幾個人紛紛掏出手機,錄了起來。
看球的氣氛逐漸濃了起來。
小野將一行人帶進了球場,從一樓,上了電梯,直上了三樓。
出了電梯,往右走便是一間全玻璃的貴賓廳。
在前往貴賓廳的樓道兩側牆上,貼滿了一整面牆的照片,有球隊合影、有球迷身影、有球隊奪冠的瞬間、有比賽的瞬間。
一行人走進貴賓廳。貴賓廳正對著球場,在主席臺一側。透過全落地透明玻璃,球場內的情形一眼受到眼底。
貴賓廳靠窗處,擺放了兩排座椅;廳內放著一個桌上足球,讓大家在休息的時候,打發無聊時間。
牆壁上懸掛著蒲河隊不同時代球隊的合影。
“今天就安排大家在這裡看球了,這裡是全場視角最好的區域。”小野說到。
“謝謝小野先生。”
眾人各自選好位子坐下。時間還早,已有蒲河球迷陸續進場了。
“小野先生,您在蒲河俱樂部工作幾年了?”嶽孖問道。
“我已經在這裡工作了三年,一直從事球迷服務工作。”小野說。
“那你也是資深的蒲河球迷了吧。”嶽孖問。
小野呵呵地笑了笑。
“不瞞各位,其實,我不是蒲河球迷,我是東京fc隊的球迷。”小野說到。
眾人感到很驚奇。
“您是東京fc隊的球迷?不會吧。”
“沒有錯,我確實是東京fc隊的球迷,”小野解釋說:“我本人是東京人,從小跟著父母觀看東京fc隊的比賽長大的,所以,一直就是個東京隊的球迷。”
“那你為什麼現在選擇在蒲河俱樂部工作呢?”眾人好奇地問道。
“我大學裡學的是體育經營管理,之前我也曾希望能夠到東京fc俱樂部工作,為我喜歡的球隊工作,但是後來因為一些機緣巧合,來到了蒲河俱樂部,一直工作到現在。”小野說到。
“那你怎麼能做到以東京fc球迷的身份,來為蒲河俱樂部工作呢,而且還是為蒲河球迷服務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