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鹿島鹿角俱樂部出來,眾人受到了深刻的再教育。不顧一天的疲憊,紛紛在車上討論了起來。
“鹿島俱樂部無論是從內部管理、青訓、球迷管理、賽場管理都是處於領先的地位,我們與之相比,雖然也有一些優勢的地方,但是總體還是差距太大了。”嶽孖說,一旁的青訓副總邵逸夫點了點頭。
“其他地方努力趕超一下,可能可以花比較少的時間追趕上,但是在青訓這個問題上,估計沒個十年八年很難趕上。”邵逸夫說。
“青訓的問題,不僅僅是我們一家的問題,應該是整個中國足球的問題,當然,從我們自己的角度,我們也需要做好青訓。”
“首先是要從頂層來設計,確定俱樂部的總體青訓規劃、青訓體系、青訓風格,再去細化每一年的工作,這還不是靠拍腦袋就可以的,必須要詳細調研,並且結合自身情況,保持長期的投入才可能見到效果。”邵逸夫說。
“確實如此。”嶽孖說到。
坐在後排的球迷代表相互之間也討論了起來。
“他們的看球視角太好了,球迷會都站在球門後看臺,形成統一的聲浪。”藍軍的阿軍說到。
“雖然我們也是專業足球場,但是看臺縱深不夠,沒辦法形成壓迫感。”藍軍球迷會會長老金說。
“你看他們牆上貼的那些比賽現場的照片,鹿島的球迷無論是助威旗幟裝備,還是現場的tifo,在質量和數量上都遠遠超過我們,這才是我們應該追趕的地方。”狂風的黑子說。
“之前我們這些裝備一直因為安保原因被限制,最近才開始放開;tifo的話,需要所有球迷的配合,靠哪一家肯定不行。”狂風會長張鑫說。
“我們的看臺也應該像他們一樣,刷上俱樂部的名稱和ogo,這樣才有自己的特色。”一旁的藍翼會長峰峰說。
“說實話,在這些硬體條件努力一把還是很容易趕上的,最難的,其實還是現場助威的效果以及參與度,我們看臺上的球迷參與度不夠高,別看每場比賽看臺上站的滿滿當當,但是參與助威的還是少數,做不到全看臺都參與。”藍調會長禿子說的是事實。
可以說,這是所有東方隊球迷會共同的問題。看臺上,總有一部分人,哪怕是球迷會的球迷,也有很多在助威的時候,不伸手、不張嘴,哪怕周邊又唱又跳的聲響再大,他們也還是穩如泰山、無動於衷。另外就是戰鬥持續力不行,做不到像鹿島球迷那樣全場不停、一首助威歌唱歌10分鐘不歇。
“各位,這次來鹿島鹿角俱樂部,你們應該也看到差距了吧?”嶽孖回過頭問道後排的球迷代表。
大家點了點頭。
“我們一起追趕吧,俱樂部也會全力支援你們的工作的,”嶽孖說:“明天我們會去日本足球博物館參觀,後天去蒲河紅寶石俱樂部參觀並觀看一場比賽,聽說你們都很期待這一場。今天回去之後,大家就好好休息,如果想出去逛的,提前跟我們導遊說一下。”
“好的。”
一天馬不停蹄的行程很辛苦,但是每一個人都非常的充實,收穫滿滿。
比較幸運的是,考察團來的日子,日本的天氣都非常的不錯,天空無雲,空氣清新。日本給人最大的印象就是乾淨,無論是周圍的建築、道路還是汽車,都乾乾淨淨看不到一絲的塵土。
只是住宿的酒店房間,略顯狹小,好在還比較乾淨,一行人晚上算是睡的不錯。
第二天的行程,便是參觀日本足球博物館。
足球博物館位於東京文京區。上午,大巴將眾人載到博物館外。
眾人準備了相機、手機充滿了點,跟著導遊走進了博物館。
進到博物館,一位和藹可親面帶笑容的小姐姐——女講解員迎了上來,導遊與講解員溝通了幾句,講解員點了點頭,對著考察團說了幾句。
“講解員聽說各位是來自中國的足球俱樂部考察團,她表示對你們的熱烈歡迎,今天就由她來帶著大家參觀博物館。”導遊說到。
眾人邊跟隨著他走進博物館內。
“館內共有數萬件藏品,包括歷史、球衣、獎盃、足球、明信片、影片影像、比賽資料等等,在特殊時期會更換展出內容,”講解員邊走邊說到:“早的一件展品誕生於1919年。”
眾人跟隨講解員走進一間大廳內。“這是日本足球歷史館。”講解員說。
眼前眼花繚亂的日本足球歷史資料牆,帶著大家進入了日本足球的時光隧道。
在一個播放區內,參觀團停了下來。
“這裡是3d播放區,最大可容納50人左右,在這裡可以自選十幾場經典比賽的集錦,從日本男女足國家隊比賽、天皇杯,再到歐冠決賽和世界盃決賽等等。”講解員介紹說。
“這旁邊的小包廂是什麼?”狂風的黑子問。大家注意到,在播放區一側,有一個只有三個座位的小包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