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自己繞院內行走一遭,見此寺院修整得頗為華麗,大殿堂皇,院落整潔,看來寺主是一個精細人士,化緣不少,很是合心意。
行至後院,見那裡有一水池,近看池內有魚兒遊動,仔細一看,觀音頗感驚奇,原來此魚兒生得卻是非凡,雖為魚身,卻有龍型,遍體金光,乃是一尾金色鯉魚。
觀音見了此魚,心裡頗為喜歡,轉身回住處,對那小沙彌說要求見方丈。
小沙彌去告知了金池方丈,金池聽說新來一個行腳僧人要求見,便穿上方丈袈裟叫請。
觀音到了金池的方丈禪房,見金池打扮,錦衣袈裟,頗為錦繡。
金池見觀音面目非凡,沉靜慈善,盡顯尊嚴之相。
知是得道高僧,於是互相行了佛禮,上茶款待,觀音一見那茶盅,也是上等。
二人邊喝茶邊做些交談,談論間初為來歷後為佛法。
那菩薩乃高上傳法之尊,七佛之師,不須聊聊數語,已經令那金池贊嘆,又起身施禮,口稱得見高人。
觀音見此情景,還原了真身,金池見原來是觀世音菩薩駕臨,忙跪倒連拜,口中誦佛。
觀音讓他起身,依舊坐歸原位。
金池說道:“不知菩薩大家光臨,有失遠迎,還望恕罪,但問菩薩光臨寒院有何指教?”
觀音點頭道:“佛門徒眾人數漸逐增多,我遍尋天下,欲尋一個為佛門收集上等袈裟的所在,今看你處寺院,經營得有聲有色,十分合適,你可願意擔當此使命?”
金池一聽菩薩要其出力辦事,求之不得,忙道:“願意,願意,只要菩薩交待,貧僧一定盡力辦理,我這寺院這些年多有收集上好袈裟,只等敬獻佛尊利用。”
“甚好,這袈裟也不白向你拿,我自會有安排。”
金池忙謝。
觀音想了想,又道:“還有一事,與你商議。”
“菩薩盡管吩咐。”
觀音笑道:“就是那後院池內的金色鯉魚,我見其頗有靈氣,與我有緣,欲放置我處豢養,不知你可否同意。”
“這個......“金池有些猶豫,那金色鯉魚也是金池頗費了些金銀和周章所得,但是菩薩開口,又不得不給,稍作沉吟,便道:“既然菩薩看上喜歡,自管拿去。”
觀音看出金池不捨,便道:“我將其帶走也不白拿,這裡有一粒金丹砂,乃是黃金打造,你且收下,算作與你交換那金魚。”
金池忙道:“貧僧哪敢要菩薩的金丹,菩薩盡管拿去便是。”
觀音見他推辭,道:“這金丹你只管收下,只要你為我收取供奉,採辦袈裟,金丹就歸你所有。”
金池連謝,將金丹砂收入懷中,心中甚喜,便從懷中也取出一粒散發著幽幽青光的丹藥,對觀音說:“菩薩贈與金丹,小僧我這裡也有一粒丹藥還贈與菩薩,望菩薩笑納。”
觀音看著此物,問道:“哦,你也有丹藥,可是你自己煉成?”
金池搖搖頭,,道:“我無有煉丹妙法,乃是這後山有個黑熊成精,善煉丹藥,又好佛法,我與他經常談佛論經,交往甚厚,因此他送我精煉丹藥,小僧方得以延壽,現已百十餘歲數,方才有幸見到菩薩,現正有此丹,贈與菩薩,聊表寸心。”
觀音聽了高興,收下了丹藥,心中也記下有此一妖。
觀音又對金池道:“此地乃我佛門要塞,因此我欲借你這寺廟讓普天眾生知曉已為我佛門所據。”
金池問道:“不知如何做到,定當全力配合?”
“你這廟宇可加我名姓,那眾生便知曉此地乃是佛門要地,不可隨意穿行侵犯。”
金池聽菩薩欲以其命名寺院,忙道:“謹尊法旨,菩薩金身親自大駕光臨,小寺蓬蓽生輝,菩薩賞光願以尊名命名本寺,實乃榮幸,這裡就叫“觀音禪院“吧。”
金池此言正合觀音之意,點頭應允。
辦完事,觀音也不久留,起身離去,金池長老大禮相送,隨後將院名改為“觀音禪院“,從此只供奉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一人,很快聲名遠揚。
觀音得了金魚,置於後花園紫竹林環繞的蓮池之中,閑時喂養觀賞,想還需有個看守院落的方可,待有機會去尋個合適的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