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菩薩忙於擴大佛門之力至要塞領地,上天三清也未懈怠,二者最關心的都是其所能夠影響到的範圍。
下謀謀事,上謀謀勢,謀勢乃是全域性之謀,有了這直接掌管的勢力範圍,一來可更利於影響天庭,而來那供奉等等自然就有。
三清出自一處,雖然也各自有各自獨立的供奉之處,但人們通常把他們三人一同供奉,因此在此事上,三清謀事十分一致,凡事涉及到此事,時常一起謀劃,因此每每聚首,皆談此事。
突然出現一座以觀音命名的禪院,引起了太上老君的關注,老君逐漸感受到佛門隱約有更進一步的行動。
老君心裡暗自道:“觀音此番舉動不可小視,那以觀音命名的禪院,不在南瞻部洲,也不在西牛賀洲,偏偏在兩洲邊界之處,似有所指。”
如來欲修大乘經的訊息也早已傳到老君的耳朵裡,大乘經是為何種教義,老君在和燃燈古佛互相講道之時,也有所知。
林林總總,諸如此事,其背後似有更多更大的企圖在潛移默化地影響此類行為。
是否應早作打算,自己還不能完全確定,畢竟是一件大事,遂決定馬上去和元始,靈寶二位天尊商議此事,看看他們對此有何看法。
於是太上老君請了元始天尊和靈寶天尊齊聚上清天彌羅宮中,因諸事繁忙,距離上次三清相聚也已多時。
每到此時,最有發言權的當是那太上老君,太上老君平日裡和天庭接觸最為頻繁密切,三清同掌道門,分工不同,老君常在天庭行事,頻繁往來天庭,玉帝每每遇到要事總與其相商,此前孫悟空大鬧了天宮,玉帝也請了老君親自來降伏。
天庭仙班也均入道門,皆乃是老君的門生,元始天尊擇有道之仙,在彌羅宮中傳講大道之法;靈寶天尊則為道門甄選和培養門生,傳其道法,以期重用。
三清聚首,老君先又重提上次如來安天之事,接著又說了自己最近所見的一些令人生疑的事情,尤其是那前有佛門請天庭派李靖親自去與那靈山捉怪,你來我往。
後有南瞻部洲和西牛賀洲之間憑空出現一座觀音禪院。且那佛門正忙於修新的佛法,問那二位天尊對此是何看法。
元始天尊與靈寶天尊當是知那如來安天一事,那元始和靈寶天尊乃是開天之靈,今日聽太上老君把最近事情一番述說,前後聯係一番,聽完便明白了幾分。
二位天尊現同屬三清,且尊天行,對涉及道門切身之事自是關注,
這三清實乃是最不想看到佛門欲與道門爭鋒此種事情真正發生。
天庭玉帝掌有天上、地界連同冥府,皆廣大之地,如來要往自家之地送經,玉帝卻也無意幹涉。
而那三清卻是不同,三清雖貴為上仙,明裡卻無職無務,供養皆來自信奉的徒眾,信佛的多了,通道的便少,此乃矛盾之事,因此三清對此類事尤為關注,遇有苗條傾向,便欲盡力攔阻。
雖那南瞻部洲和西牛賀洲原本名義上就已歸屬西天如來管轄,但實際上,南瞻部洲是道門廣大信眾之地,即便是那靈山所在西牛賀洲也是有不少供奉三清的地方,並且三清還有意擴張道門在西牛賀洲實際範圍,以圖光大。
元始天尊掌大道法,世間大道,無有能逃脫其法眼,聽完老君所述便開口說道:“這普天之下,皆屬混元,本無你我之分,只是人以群分,以門分,自開啟始有人慾求多佔,方才生出你我之別。“
太上老君和靈寶天尊點頭,暫未發表意見。
元始天尊接著又道:“依老君所述,我看這西天如來此一番似要出手運作大的手筆,必是想將佛法廣為傳布。佛門可能會欲以傳經之名,自西向東送經至南瞻部洲,說不定還會藉此時機掃除西牛賀洲障礙,並佔據南瞻部洲之主教地位,這等於是深入道門苦心經營的腹地,並取而代之。”
看二人點頭贊同,元始天尊繼續說道“前次又有那佛門的兩次安天之舉,佛門在天庭的威信一時大增,那玉帝也明顯有偏向佛門之舉,且有聯合之意。一旦本由道門所推舉的玉帝偏向佛門,其後果自是對我等及至道門氣數有所減損。”
靈寶開口道:“元始所言極是,既然我等是為道門,又有如此多的徒眾,不若謀地,如何供養這許多子弟?”
三清之中,靈寶所授弟子眾多,天上地下,人神鳥獸,皆有其親授之徒,甚是眾多。
太上老君道:“說的是,縱容他人隨意擴張,非我道門興盛長久之計。”
“那如今的西天如來,神通廣大,法力無邊,座下弟子眾多,而經過此番與天庭平亂,又樹立了極高的威信,自是為將來的本門擴張奠定了基礎。“元始天尊看著二人說道
太上老君回道:“不錯,元始說的正在點子上。天上地下,若非爭鬥,這掌管的範圍劃分,一是看玉帝分封,二看誰先佔得守住,就歸屬於誰,我若不去受納,他人先去了,便可得之。”
二人點點頭,太上老君繼續道“而欲擴張,也是由近及遠,逐步而行。那西天想要擴充佛門實際領地,已然在關鍵之地佈下觀音禪院,不為駐紮,實乃為在那裡立威立勢,其與靈山連成一線,呈現互相呼應之勢,業已指明西天此次的目標方向,既是那南瞻部洲。”
“如二位天尊所言,種種跡象表明,如來似欲將佛法廣傳,我們自可在其意欲擴充的方向上安排人手,能阻擋其擴張之勢;同時也可派人前往那西天勢力未觸及之處,建立我們自家的掌管範疇。那西天上仙正在四處積極佈局,雖暫未涉及你我之地,但那天下範圍已定,有他便無有你我,如讓其繼續下去,也是不利於我們將來打算。”
靈寶天尊見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已將話挑明,便說道:“乃是實情,我等當採取些措施。
“是當早採取些措施應對,以免發展到不可收拾的被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