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九么有了覺悟,而之後的行動也證明瞭她的話不是隨便說說的。
沒錯,知識就是力量!
時間越到1938年,這年克羅蒂雅從柏林工業大學畢業,她才剛滿二十歲。她在獲得博士學位後留校成為講師,早兩年已被譽為物理及有機化學雙領域的天才。
也因為這樣她得以向政府申請了特別保護,讓毫不遜色於姐姐的天才少年阿道夫有了更多機會進行喜愛的科學事業,而不用被迫加入軍事學校參加少年兵團,而這也是帕翠莎所希望看到的。
最近,阿道夫在研究量子論,而課餘時間則在幫一位遠房的姨夫升級一款殺蟲劑,他的藥劑公司正因沒有訂單面臨倒閉的困局。
在姐姐克羅蒂雅的陪伴下,他已經走出了母親在自己面前被炸死的陰霾,日子過得比較充實。
這天是1938年的11月9日。
江九么的二戰紀年表裡沒有這一天,而她跟往常一樣忙活到了晚上,她的研究停不下來,一段時間沒有拿出成果很容易被當局質疑。
不久前,她在與導師哈恩在實驗中得到了驚人的發現,當他們用一種慢中子來轟擊鈾核時,竟出人意料地發生了一種異乎尋常的情況,反應不僅迅速強烈、釋放出很高的能量,而且鈾核分裂成為一些原子序數小得多的、更輕的物質成分。
這或許就是核裂變。
有了這樣的認知後,江九么在那之後的研究反而變得束手束腳起來,克羅蒂雅的求知慾和江九么對後世的顧慮發生了巨大的矛盾。
再這麼玩下去,她大概真的要弄出核爆了。
江九么苦惱地嘆了口氣,惹得早已將接人看做習慣的裡昂先生看了她好幾眼,完全搞不懂她又在惆悵些什麼。
事實上,在帕翠莎去世後,裡昂先生就一直貫徹著以“路過”為名來接送她的優良傳統,沉默的男人以固執的想法堅持了些什麼。
每每到了這個時候,江九么便會噼裡啪啦地說一堆,裡昂先生就是她的最佳聽眾。當然,他鮮少發表評價,但只要她願意說,他就會在一旁安靜地聽著。
“我大膽地猜測,這種現象可能就是我跟老師當初曾設想過的鈾核的一種分裂。”
江九么絮絮叨叨說著自己的實驗結論,要知道核裂變的意義不僅在於中子可以把一個重核打破,關鍵的是在中子打破重核的過程中,同時釋放出能量。
“核能啊臥槽!”
“……”
“到時候砰砰砰幾下,大家不都得玩完了!”
江九么越說越抓狂,只要理論基礎被奠定,只要德國願意投入人力和血本,那在不久的將來真的要看到原、子彈的誕生了。
德國要是先有了這種重磅武器,那還打什麼二戰啊?!
“裡昂先生!你明白那得有多可怕嗎?!”
“……哦。”
男人向她挑起了半邊眉,這簡短的一個音節似乎就是他的回答,因為在他的認知裡面,遠有比她口中所說的原、子彈力量更強大的東西存在。
“好吧,你不明白。”
江九么無奈地拍了把額頭,她可能無法用語言精準描述這種擔憂,畢竟在這個時代沒人知道核武器是個什麼東西。
但這麼個為世界格局擔憂的話題並未持續太久,因為就在江九么與裡昂先生回家的路上,他們遭遇了一件非常可怕的事。
那是突如其來的一場暴動。
往常本該少有行人的時間段此刻卻滿滿都是人,他們看起來是普通的民眾,但人數眾多,手中拿著棍棒武器,他們正在瘋狂打砸街邊的商店,時不時還從裡面拽出抱頭求饒的店主,而他們唯一的共同點便是黑發黑眼,有著具有明顯特徵的鷹鈎鼻。
——猶太人。
他們在被圍毆一頓後牢牢捆綁壓到車上,而行兇者看起來是平民裝扮,但做出的事分明就是有計劃、有預謀。
江九么看到了,街邊商鋪被打碎的窗戶玻璃在月光的照射下有如水晶般發光。
她終於想了起來,這便是標誌著納粹對猶太人有組織屠殺開始的“水晶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