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夏至又用蒜末,醋,鹽,香油,調了一點汁澆在每隻碗上,先端了一碗給高嬸子送了過去。
回來看見灶上的水開了又做了個蔥花雞蛋湯盛了,才對著正屋喊道:“秀才,過來吃飯。”
帶著些許甜味的榆錢裹在麵粉和玉米粉裡,嚼起來糯糯的,再拌上蘇夏至調好的調料,入口蒜香濃鬱,既開胃又適口,一冬天沒見到新鮮蔬菜的小夫妻只覺得這頓飯吃的分外香甜。
“傻子,先別洗碗了。”才吃過飯,手裡拿著竹竿的閔嵐笙拉著忙著收拾的蘇夏至就往外走:“我看那樹上還有很多,咱都給它敲下來,明天還做這個吃!”
三月,臨近清明,家裡有田的和佃了別家田地的農戶都開始忙活起來。
貓了一個冬天,萬物複蘇。當嫩嫩的小草從去年枯黃的碎葉下面開始露出地面探頭探腦的時候。細如牛毛的春雨時下時停,落得有一搭沒一搭的……
蘇夏至自上次醃好雞蛋之後又採買了兩次,準備每隔十天醃上一撥雞蛋。順帶買了兩口齊窗臺那麼高的缸回來,缸裡碼上三百個雞蛋也只是七成滿。
最早醃雞蛋的那個菜壇子因為小了倒是閑置下來,蘇姑娘想著今年入冬的時候也要醃上些醬菜。
用過早飯,山下村的村民大多下了地。一年之計在於春,此時正是翻地種地最忙的時候。
村裡子人少了便會很安靜。
從井裡提了桶水出來倒在旁邊的木盆裡,蘇夏至準備洗幾件衣裳。呼吸間一股帶著苦味的清香吸進肺腑,頓時讓她神清氣爽起來。
抬頭往山上望去卻已經是滿山都染了粉色,原是野杏花開的正好!
山下村村如其名,就坐落在九龍山下一大片寬闊平坦的地方。村民都是一抬頭就能坐在自家的院子裡觀山景。
“秀才,秀才!”蘇夏至眼睛仍停留在那一山的杏花上流連忘返:“你看這花兒開的多好!”
閔嵐笙聽見娘子的大呼小叫施施然從屋裡走了出來,站在正屋的門口也抬頭往山上望去:“快清明瞭……”他輕聲說道。
蘇夏至收了目光移向他,已然脫了棉袍換了春衫的秀才更顯身材頎長挺拔俊秀,只是此刻他如點漆般明亮的眼睛裡正透出一抹思念。
他父親去世幾年,就埋在半山腰上。年年杏花開的正好的時候也是清明該拜祭的時候了。
“今日來不及了……”閔嵐笙對上蘇夏至的目光,唇角微微一翹:“等下準備些酒水糕點,明日我們去給父親掃墓可好?”
絕大多數時候,他與她說話都是輕聲細語一副好說好商量的架勢。讓蘇夏至聽了別提多受用了!因此每次秀才與她‘商量’的結果都是她心甘情願地去張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