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歲尾,高雲的事兒突然又多了起來。還是頒獎,還是會議邀請。
但這次可不是個人企業,而是正兒八經的官方。北電校方老早就給他申報了幾個榮譽,現在審批結果下來了,有三個。高雲不敢怠慢,穿的規規矩矩的,顛顛地逐一跑去領獎了。
按照舉辦時間順序排,第一個是首都市的《先進工作者》,這是高雲以北電院校思修課老師的身份獲得的。由於頒發單位是首都市政府,所以屬於省級榮譽。不過這獎含金量不大,同時獲得的有大十幾位,系統只按照最低標準線獎勵了五千萬。
第二個中宣部的《基層理論宣講的先進個人》,這也是高雲以北電院校思修課老師的身份獲得的,和他共同獲得此項表彰的還有大三十位。他們有的是退休黨員,熱衷義務宣傳上層理論政策;有的是某高校的校長、院長等領導;還有的是和高雲一樣身份的高校思修課老師……
獲獎人數多,獎勵也不多,中宣部本身也是高官單位,所以這個榮譽還是省級表彰。系統依舊按照最低線,獎勵了五千萬。
第三個才是重頭戲,國務院的《就業創業工作先進個人》,獲評具備的條件有;是自主創業,所辦經濟實體經濟效益穩定、社會效益良好,大規模帶動人員就業……便有機會評選的上。高雲多家公司,員工人數總計大幾萬人,而且雲霄和雲起自媒體產生了諸多向好的社會影響,獲得這項榮譽倒也情理之中。
不過還是那個問題,獲獎人數太多了,比前兩個還要多。共有一百餘人獲得‘先進個人’,所以固然是國家級表彰,系統也壓著線給了最低的十億人民幣獎勵。
該獎項頒獎地點是在人民大會堂,高雲還是第一次來這地方,面對恢弘莊嚴的場所,以及平常只在新聞聯播上看到的人物,有點小興奮。
“小高同志繼續努力!”
“嗯嗯,一定不辜負您的期望。”
等上臺領獎之餘領導握手,高雲笑得像個三好學生。
“……我宣佈,會議結束!”
三個榮譽,接連三天領完,共計十一億到手,高雲開完這最後一場大會便溜之大吉,回去訓練。
不過剛到了訓練營,又接到了一個電話。潵貝南打來的,說是一會tv1的《開講啦》節目要過來採訪一下他……
高雲有點納悶:“我在訓練營啊,潵哥你那節目不是室內錄製嗎?”
電話中的潵貝南道:“對,但這期想改一下,拍一拍你的日常。今天你去北電上課嗎?”
“下午有一節,這個也要拍?”
“對,怎麼樣,有什麼問題嗎?”
“沒問題,歡迎,熱烈歡迎!需要我這邊準備什麼嗎?”
高雲滿口答應下來,隨後又問起採訪事項,央視上了不少,央視大兒子tv1找他做專訪倒是頭一次。
“不需要準備什麼。你今天該幹什麼幹什麼吧。這次節目錄制不預設流程,就是跟著你來。對了,給我們預備點飯菜,我們跟著你吃。”
“行,那咱一會見。”
這邊掛了電話,高雲也沒放在心上,只是吩咐訓練營的後勤部準備好酒好菜,便繼續訓練。
……
冠軍訓練營的器械區和私人定製房間,每處都有著格鬥運動員刻苦訓練的身影,他們揮灑著揮灑著汗水,一副熱火朝天的景象。
他們有的是中國人,有的是日本人,有的韓國人等黃色人種,還有美國人、英國人、法國人、喀麥隆人等白色、黑色人種……
在高雲收購了ufc和one後,兩者旗下的運動員源源不斷分批次來此地訓練,按一定許可權享受多個科研實驗室的最新研究成果,包含裝置、訓練方法、以及飲食和補劑搭配等等各方面。
而且,自高雲向傳武屆發出五百萬獎金的切磋挑戰後,即便過了規定的一週時間,後續還是有不少修煉傳武的人來此地觀摩切磋,有小部分還是有些真功夫的,雖然和運動們切磋都是慘敗,但有些發力技法和訓練方式倒讓人眼前一亮。
所以,有數位練習形意、通背、詠春、八卦等年輕傳武的繼承人,獲得了可以留在訓練營日常訓練的資格。他們經常會和場內的運動員交流,為傳武和現代搏擊融合。運動員有時候也會和他們過過手,學習一些理論和招數,補充自己的武庫。
可以說,現在冠軍訓練營幾乎彙集了全世界大部分門派的技擊技術,並都在為綜合格鬥做融合。目前訓練營每日流量為四百人,若算上教練團隊,人數達七八百人之多。但不論誰來,他們每天的訓練時間都沒有訓練營的主人高雲久,享受的科研許可權也沒有高雲大……
當潵貝南帶著節目組的人來的時候,高雲正在器械區中心區域,進行體能和拳擊的綜合訓練,攝像機拍下了這樣一副場景:
兩根數米長的吊環從天花板上延伸而下,高雲手持吊環,像是個體操運動員一樣,在空中緩慢而穩定地做著各樣的高難度動作:雙力臂、大十字支撐、後懸垂前擺上接直角支撐,後翻經後懸垂前擺回環……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