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短影片平臺分業餘和專業兩個模式,我看高管團隊也該分這兩種模式。”
“說實話,很失望!”
“這麼簡單的一個問題,我最初的五人自媒體團隊,隨便一個人分分鐘鍾就能想出解決辦法,並比我剛才提的更好更完美。”
“其實大家都是非常優秀的人才,我也知道,團隊初建確實需要磨合,但表現成這樣,很不符合我的心理預期。因為面對這個問題不能解決是一方面,面對問題的態度又是一方面。”
“處理分歧的第一種方法,就是求同存異。對於分歧點先擱置爭議,對相同點進行細化和執行,然後透過越來越多的新資料和新結果自動選擇分歧點的方向。這裡的核心就是一切為了推進,推進出新資料才會有大家分歧點的解決可能性。為此,可以重新安排很多流程上,順序上的工作。”
“可你們是怎麼做的?遇到分歧,就把工作停下來?”
“你們想不出解決辦法,陷入爭執,四百多名員工想不出來嗎?為什麼不把問題告訴他們,讓他們一起想?就算這幾百名員工想的辦法很多,你們依舊不能拿定注意選哪個辦法,難道你們不能上報董事會,讓董事會投票決定麼?”
“才成立幾天,就開始有大公司病了?上下級溝通這麼臃腫嗎?我不管你原來是哪個單位的,到了雲霄,必須把你原來那套腐朽的東西忘掉,你忘不掉,雲霄就會忘掉你。”
高雲語氣並不激烈,很平靜而溫和,但說出的話就表示他在發飆。
這一連串的話,讓高管們坐如針氈,如芒在背。
實際,有點借題發揮的意思,總的來說高雲對這批高管團隊還是很滿意的。三天內招了這麼多人,已經開始研發k12線上教育平臺,兩個月內就可以面世運營,可以說是非常有效率了。
有些地方沒做到位,團隊間溝通存在著某有些問題可以理解,還是那句話,才特麼三天啊。團隊高管之間沒準是今天剛入職的,都沒記住對方的名字。
談什麼溝通、默契?現在這速度,不是賓士寶馬,那是超跑級別的,還要什麼航空火箭……
但此時他為什麼這麼說話?
因為這批人大部分不是高雲招的,要麼是佔股百分之二十的思雅教育的原班人馬,要麼是沈博文推薦的。ceo也不是他,是方蘊。
高雲和沈瓊霄兩人作為實際控股人,公司的真正老闆,這時候必須要告訴他們,誰才是公司的老大。
正好送上門的一個機會,他便很自然地拿捏住了。
沈瓊霄道:“對於這點已經在做了,首席戰略官何浙正在抽調人選成立公司內部論壇,加強上下級的溝通。”
之前保持中立,一直沉默的何浙開口了:“兩天後論壇會上線投入使用。”
“很好,到時候給我一個賬號,我也逛一逛。”
高雲將事情輕輕翻篇:“我後續的三個億資金會在這兩個月提前到賬,用以公司的快速發展。雲霄雖然是個初創的公司,但資金一定是不缺的。希望你們在方蘊方董的帶領下,以方董為核心,讓雲霄早日邁上正軌。領導層對公司的發展可以有不同的看法沒問題,有爭論甚至是好事,但我不希望涉及其他問題,公事公辦,真的解決不了,直接提交董事會,由董事會進行決策。”
一個團隊出現兩個都想領導團隊方向的人,那麼就遇到了嚴重的問題。
今天這事以高雲來看不是個好苗頭,直接扼殺住就完事了。
而且最終領導者必須還要是方蘊,她是ceo,公司也是由沈方夫妻搭建起來的,沒有沈瓊霄可以運作,甚至沒什麼影響,但沒有方蘊,步履維艱。
何況在高雲看來,沈瓊霄太年輕,第一次創業,對待某些問題看的還是不全面、不成熟,同時也沒有足夠的威信,還需要成長。
“小……”
方蘊下意識開口,反應過來立刻改口,溫柔地笑著點頭:“謝謝董事長的信任。”
“好的,董事長。”
沈瓊霄同樣沒什麼意見,甚至也笑了笑。
高雲見狀飲茶不語,兩人的反應忽然讓他意識到事情有些不對勁,很不對勁!
到現在這件事的脈絡才在他腦海裡清晰起來,他以為自己抓到了機會,讓高管認識公司誰是老大。
實際上這個機會是母女倆親手遞過來的,給他演了,然後高管們集體吃個下馬威,被三人合夥演了。
看似是母女對短影片專案的發展意見不合,引起了高管團隊的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