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如此交談一陣,逐漸破冰,高雲才知道,眼前李霄帶來的這三位北大學生均是首都本地人,而且家境都不一般,可以說是非富即貴,心裡隱隱有種明悟,這是老師看他初來京城,幫自己鋪路找人脈來了。
感恩吶,感恩,師父費心了。
高雲心裡感慨之際,菜逐漸上桌。
大董的菜和其他普通餐廳的菜不太一樣,主打意境菜,其老闆董振祥是中國意境菜的創始人。
那什麼是意境呢?
意境指文藝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現出來的情調和境界。
意境菜,就是能讓食客們,能透過這道菜品的色香味形,欣賞到中國的文化與意境。
董振祥把西式正餐的服務理念和美學觀念,與中式正餐的烹飪手法相結合。
成品擺盤時,加上中國傳統文化,如水墨繪畫、詩歌文字、陶瓷盆景等藝術,用食材做“顏料”製作出像國畫一樣的擺盤菜品。
大董意境菜,還有“一菜一詩句”的說法,如“董氏燒海參”,將厚重濃香的蔥香醬汁滲入海參中,醇香軟糯,其味深入,體現的是;“橫眉群山千秋雪,笑吟長空萬里風”的畫面,意境悠遠。
龍蝦湯伊麵,“芳草芊棉,尚憶江南岸”;北京炸醬麵,“度翠穿紅來複去”;魚翅節瓜盅;“寂寞幽花,獨殿小園嫩綠”。
有人說,意境菜反映了中國古典文學的意境之美,抒情地呈現出那種情景交融、虛實相生、活躍著生命律動的韻味和無窮的詩意空間,是色香味形滋養的美食藝術與欣賞者精神世界高度融合,完美統一的新流派。
也有人非常看不慣,認為就是裝逼扯淡,齁貴量還少,心思都花在擺盤和虛無縹緲的意境上了,味道反而也就那麼回事,違背了美食的初衷,如此認為的就包括了著名美食家;蔡瀾先生。
小道訊息,據傳某日董振祥和蔡瀾見面,盛情邀請其去自家餐廳大董做客品菜,結果蔡瀾笑稱:“你什麼時候不搞那個意境菜了,我就去。”
這讓董振祥很尷尬。
眼看上菜,李霄的酒癮終於忍不住了,自己動手拎起兩個皮箱放在飯桌上,挨個開啟。
黑色的柔軟泡沫材質將各種名酒包裹保護著,酒瓶上陳舊破損發黃的包裝說明它們,現已是停售收藏酒的身份。
李霄隨手拿起一瓶放在眼前細細觀察:“1971年葵花牌貴州茅臺,你花多少錢買的?”
“二十多萬吧,您可挺會挑,十二瓶酒有兩瓶葵花茅臺,就它倆最貴,其他都在十萬人民幣上下浮動。”
一共買了十二瓶酒,高雲也記不清這瓶具體是二十幾萬了。
要說這一瓶的價格可以買車買表買老婆,兩瓶可以在小縣城買個房。拿這錢用來買酒這種一次性喝完就沒的消耗品做禮物,且一送就是十二瓶。
那可真得是奢侈中的奢侈。
“這四箱酒豈不是要一百五十多萬?師兄你手筆也太大了。”
侯旭做痛心狀:“你這樣給老師送禮,以後我們可怎麼辦?這上下一對比,老師心一寒,我們還能畢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