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春夏之交,z市很多鄉村,依舊很窮。
市教育局和民政部門按著上級檔案指示,舉辦了第一批一對一扶助貧困學生計劃。
主要內容就是在z市偏遠山區選出了幾十個特困家庭學生,和城裡優渥家庭組成一對一幫扶。羅建作為市裡有為的年輕企業家,自然在入選名單之列。
那項活動很有意思,一定程度上是初代版本的《變形記》,兩個家庭結成對子,進行長期資助。除了資助家庭提供金錢資助外,市政部門的初衷也有讓貧困學生到城裡住幾天的想法。但因為不贊同的聲音太多,所以也就沒有推行,而是組織了一場聯誼會,把幾十個貧困生拉到城裡去,跟資助者交流感情。事後幾十個貧困生被向導帶領,在城裡遊學一週,圓滿完成。
羅建按點到會議現場的時候還不知道自己的資助物件是誰,他忘了看資料。時間一到,市政工作的小姑娘帶進來一隊學生,高矮胖瘦都有,共同特徵是都灰頭土臉。
那隊灰頭土臉的學生按著預先排好的流程,對著臺下各位資助者,深深鞠了一躬。
隨後一個組織人發言說了幾句,餘下的就是今天的談話環節。
座位都是提前安排好的,羅建看了一眼跟前的牌子。
“林浩天”,看樣子是個男孩。
一個幹瘦的小孩站到羅建跟前,認真鞠了一躬,“羅叔叔好。”
羅建有點愣神,“坐。”
“謝謝羅先生。”
林浩天小心翼翼拉開椅子,端正坐到羅建對面。
羅建打量林浩天,面板黝黑,因為幹瘦而顯得腦殼突出,像一根火柴。綠色的高領秋衣外邊是一個土黃色的舊夾克外套,袖口已經磨出了窟窿。看衣著,即便是在一群貧困生裡,也有些過於寒酸了。但是眉眼之間卻又有超乎尋常的鎮靜,相比於其他貧困生的膽怯,林浩天就坦蕩地坐在那兒任由打量,目光裡甚至透出一股堅定的意味來,
羅建有些後悔沒有提前看資料,沒瞭解小孩的具體情況。
“昨天來的麼?”
林浩天一點頭,“是的。”
羅建問完什麼時候來的,又問他生活,“吃住還習慣麼?”
“習慣。”
羅建對這樣一個穩重的男孩,言語之間顯得有些無措。雖然他也有一個差不多大的兒子,但那兒子是個話嘮精,說話就跟倒豆子一樣,不用他起話頭。所以到了這裡羅建就顯得有些詞窮了,他也不是太擅長活躍氣氛的人。
和其他組裡的溫情氛圍對比起來,一大一小兩個男的,互相幹瞪眼,場面一度非常尷尬。
“不好意思我之前沒仔細看過你資料,最近太忙了。”
林浩天搖搖頭,“沒關系,謝謝您的資助。”
“你需要什麼可以告訴我,能幫的我盡量幫忙。”
“謝謝羅先生,暫時不用了。”
羅建和林浩天第一次見面就是這樣如此的乏善可陳。期間羅建中途接了個電話回來之後就有些心不在焉,在他第二次低頭看時間的時候,林浩天平靜的說,“羅先生你有事可以先走。”
那時候林浩天才十歲,已經表現出了超乎尋常的成熟和懂事以及坦然大方的處世風格,即使他生長於閉塞的鄉村。這樣的孩子顯然給羅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當他匆忙離開會議室的時候,心裡想的就是回去再把這個孩子的資料好好看一下。
羅建那時候忙的不可開交,轉眼就把這件事放下了,等到三天之後他在商場裡和經理討論調整商場一樓佈局,看見那隊貧困學生在領隊的帶領下參觀商場,才想起來他先前要看資料的那個孩子。
06年的時候,那是市裡最好的商場,白色的方格地板擦得一塵不染,貨架上琳琅滿目,售貨員穿著統一的紅色服裝,脖子裡打著漂亮的絲巾,能進來買東西的都是城市裡漂亮體面的人。
一群孩子這幾天參觀了很多地方,他們身上穿著漂亮鮮豔的新衣服,與灰撲撲臉龐形成對比,顯得有些滑稽,在這樣高階的商場裡顯得格格不入,大氣不敢出。
羅建拋下經理,和領隊寒暄了幾句,隨即目光在隊裡掃視一番,卻沒見到他的資助物件。
“我資助的孩子,沒來麼?”
領隊疑惑,“哪一個?都在這裡了?”
羅建有些意外,“叫林浩天,一個小男孩,很懂事的一個。”
領隊恍然大悟,“哦,那個孩子情況特殊,參加完見面會就走了,所以沒參加這幾天的遊學。”
“什麼特殊情況?”
領隊想了一下,“他母親精神不大好,需要他回去照顧,所以提前送走了。”
羅建有些遺憾,“是這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