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 > 第六百章 應當的,不可輕易冒進

第六百章 應當的,不可輕易冒進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三國之裴元慶傳奇 反清 三國之我是廢帝劉辯 華夏一家 重生之亂世軍師 回到古代當神豪 最強皇帝之亂世爭鋒 天煞兵王 都市極品猛男 呂布之我要當皇帝 戰爭至上 鐵齒銅牙之皇太子永璉 神級妖孽兵王 大彈道 星辰戀三千愁 北宋末年的風流王爺 雄霸天下三國魂 重生之金瞳妖妻 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 全能系統之大秦國師

曹爽亦是熱情的與朝臣們打著招呼,雖然曹爽不一定要大用他們,但基本的禮節、表面功夫還是要做足的。

眾人在宮門前又等了一會兒,宮門才在巨大的“咯吱”聲被緩緩推開,就在這時一輛馬車才慢悠悠的趕到,

曹爽知道這多半是司空王凌的馬車,便抱拳對四周的朝臣道:“諸位,想必這是王彥雲老司空到了,我等該等一等他,一同上朝罷。”

四周的朝臣紛紛點頭稱是,又停住了腳步等候在原地,

片刻之後,王凌方才在僕從的攙扶下緩緩下了馬車,王凌身子骨還是挺硬朗的,幾步走到曹爽面前道:“怎敢勞煩丞相在此等候老夫一起上朝啊?”

曹爽笑著道:“哎,王司空乃我大魏四朝老臣,為我大魏可是立下過不少功勞,我等這些做小輩的在此等候王司空片刻亦是應當的。”

王凌頓了頓又開口回道:“老夫聽說今日朝議是要議一議出兵遼東之事,出兵驅除外敵、收復失地自然是對的,但丞相也要慎重一些,不可輕易冒進啊,畢竟鮮卑人和東吳攪合在一起可不是吃素的的。”

漢朝時期,統治者吸收秦朝滅亡的教訓,在地方實行郡國並行制,在中央為了加強皇權,則實行內外朝制度。內外朝制度出現於漢武帝時期,內朝官員由皇帝依照個人意願任用,通常由皇帝左右的親信和賓客構成,他們與皇帝一起商量解決國家大事,內朝中的官員就是皇帝的智囊團。

外朝又稱外廷,是由公卿大夫等由國家正規選官機構選出來的官員。在西漢建立之初,國家大事由皇帝處理,丞相有時雖然也參與謀議,但往往會受到皇帝的猜忌。

漢武帝時期為了加強君權採取內外朝制度,對於一些重要的政事,皇帝選擇依靠一些親信在宮廷之內作出決策,這就是內朝,有了內朝,和它相區別的其他官員自然就被稱為外朝。

內外朝制度的形成自然也對朝議制度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皇帝為了加強皇權選擇任用親信組成內朝,一些國家大事直接交由這一部分官員商議決定,外朝對皇帝的影響也就是正常的官僚政治對皇帝的影響已經遠不如從前。朝議制度旨在商議制定解決國家大事的方法,但是皇帝卻將決議之權由外朝轉移到內朝,這無疑是對朝議制度的削弱。

如果說漢武帝時期的內外朝制度對朝議制度的影響只是表面上的,那麼明清兩代對朝議制度的影響則是非常巨大的。

一直在加強皇權削弱宰相權力、削弱地方權力以加強皇權,漢朝尚且處於封建君主制國家早期,此時的皇權受其他權力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即使是到了現在,只要天子還未親政,朝政大權便掌握在郭太后和幾位輔政大臣的手中,當初的西漢是怎麼亡的?

便是身為輔政大臣的王莽篡位,方才亡的,後面劉秀所建立起來的東漢,亦是如此亡在了曹丕,亡在了大魏的手裡,由此可見輔政之人權利太大不是什麼好事,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有些時候弱勢的天子就得依靠權臣。

王莽生於漢初元四年,父親王曼,兄王永。他的姑姑是孝元皇后王政君。

在王莽少年時,其父兄先後去世,他跟隨叔父們一起生活。

王氏家族是當時權傾朝野的外戚世家,王家先後有九人封侯,五人擔任大司馬,是西漢一代中最顯貴的家族。族中之人多為將軍、列侯,生活侈靡,聲色犬馬,互相攀比。

唯獨王莽獨守清淨,生活簡樸,為人謙恭;而且勤勞好學,師事沛郡陳參學習《儀禮》。

他服侍母親及寡嫂,撫育兄長遺子,行為檢點,作風嚴謹。

對內侍奉諸位叔伯,十分周到,對外結納賢士。王莽就是這個大族中的另類,世人眼中的道德楷模,很快聲名遠播。

漢成帝陽朔三年,24歲的王莽入中樞開始做官。

王莽辦事認真,對人更加恭敬,對其身居大司馬之位的伯父王鳳極為恭順,王鳳臨死前囑咐王政君照顧王莽。

同年王莽被任命為黃門郎,後升為射聲校尉。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