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婉兒繼續策馬帶著麾下的約莫一百多人在夕陽的草原上疾馳著,“噠—噠—噠”的馬蹄聲很大,如同草原雨季轟隆隆的雷聲一般……
拓跋婉兒繼續開口道:“其實鮮卑的王庭真的沒什麼值得留戀的,無論是當年的在彈汗山還是今日的大鮮卑山,很多時候還不如在部落中自在呢,不過若是日後還有機會去魏國繁華的鄴城、洛陽去看看就更好了。”
拓跋婉兒對自己部落所在的大彈汗山也就是大青山)沒有留戀也不是沒有原因的,之前他的父親為了自己部落和曹魏的利益,將她送給胡阿狼泥那個老男人,
在去年她的父親為了權力,與竇氏爭權,又殺了她的母親竇氏,那可是她的父親拓跋微力的妻,拓跋部落崛起的一大助力,拓跋部落崛起的恩人啊,她的父親拓跋微力說殺就殺了,
並沒有看在她這個還是鮮卑可敦的面子上留母親竇氏一命,真是好狠的心!
彈汗山又被稱做大青山,遠眺色青,故名。屬陰山餘脈,西北——東南走向,
戰國時稱梁渠山,《山海經》有“梁渠山無草木,多金玉,修水出焉”的記載。
東漢,稱彈汗山彈汗是鮮卑語)。匈奴西遷後,匈奴東面的鮮卑族逐漸西進,佔據了匈奴的故地。今大青山一帶,成為鮮卑西遷初期重要活動地域。
東漢後期,鮮卑族出現了一個著名首領檀石槐。
他在十四五歲便“勇健有智略”,長大後,能夠“施法禁,平曲直,無敢犯者”,因此部族畏服,推舉他為鮮卑部的“大人”鮮卑的社會組織,分“部”與“落”。部的首領是“大人”,初為推選,後世襲)。
他在高柳今山西省陽高縣)以北300多里的彈汗山建立牙帳,兵強馬壯,東西部大人都歸順他。
即所謂的“啜仇水上建王庭”,啜仇水即今洋河上游,大體位於今內蒙古興和縣二道河後河。
檀石槐“南抄漢邊,北拒丁零,東劫夫餘,西擊烏孫,盡據匈奴故地”,建立起一個空前強大的鮮卑部落大聯盟。
這個部落軍事大聯盟,控地遼闊,“東西萬二千餘里,南北七千餘里”,檀石槐將這些地區劃分為東、中、西三部,每部各置大人統領,總歸其統轄。
由此,鮮卑“兵利馬疾,過於匈奴”,經常侵擾漢朝邊郡,東漢王朝毫無還手之力。
檀石槐時期,由此成為鮮卑族的一個鼎盛時期,其時,今尚義縣境及整個洋河流域屬其西部,是鮮卑的政治、經濟、軍事活動中心。
到了曹魏年間,大青山一帶已不再是王庭,而是變成了拓跋部落的領地,鮮卑部落聯盟的王庭已被軻比能大人遷到了大鮮卑山腳下下,
大青山腳下的這支部落正好是拓跋婉兒所在的拓跋部落,她的父親是拓跋部落的首領拓跋力微,
她的父親曾聽部落中的人說過父親出生之時的奇異故事,他的父親拓跋微力卻是沒有親口承認過此事,幼年之時的拓跋婉兒也曾好奇的問過父親,
但父親都只是笑笑,沒有正面回答拓跋婉兒的這個問題,最多隻是反問道:“我的女兒,你相信嗎?”
當時的拓跋婉兒一臉的失望之色,撅起了小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