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旦一邊吃一邊望著在搭建帳篷的那些俘虜對左右吩咐道:“這些幽州兵雖然比不上當年曹孟德手底下的青州降卒,但也不苛待,畢竟我江東現在是實在缺人啊!”
青州,是古九州之一,也是東漢十三州之一,範圍在今天山東省的東部和北部廣大地區,因東方屬木,木為青色,所以稱為青州。
青州黃巾軍因為活不下去了,才聚眾造反,他們打仗不懼生死,十分兇悍。
青州黃巾軍人多勢眾,流動作戰,每到一地,就搶劫一空,後來進入了袞州境內。
袞州的最高長官,是刺史劉岱。
當時朝政混亂,有的地方改稱州牧,有的地方仍然叫刺史。
劉岱是青州東萊人,漢室宗親,當官多年,是漢末群雄之一。
劉岱聽說黃巾來犯,心中大怒,就要出戰。
濟北相鮑信勸道:“反賊有百萬之眾,都是兇狠之徒,不可與之交鋒。我看反賊沒有軍用物資,跟隨的家屬很多,只靠搶掠供應,時間一長,勢必分崩離散。”
劉岱不聽,堅持領兵出戰,果然大敗,劉岱也陣亡了。
劉岱一死,袞州無主,軍民人心惶惶。
當時曹操在東郡,陳宮建議他,趁機謀取袞州。曹操不想強取,陳宮就自告奮勇前去遊說。陳宮首先找到鮑信,說:“曹操是當世奇才,如果迎接他當州牧,必能保境安民。”
曹操曾經當過濟南相,政績卓著,鮑信對他十分佩服,自然一拍即合。
陳宮在袞州有許多朋友,大家都紛紛贊同。
於是,鮑信帶領兗州官吏,到東郡迎接曹操。
曹操留夏侯惇鎮守東郡,自己去做了兗州牧。
陳宮為曹操謀取袞州,立下了大功。
曹操這次當兗州牧,沒有經過朝廷任命,漢獻帝已經管不了了。
曹操掌管袞州,實際上是接了一個爛攤子,前任長官戰死了,他面臨的處境也十分兇險,當務之急,是要剿滅黃巾軍。
可是,黃巾軍人多勢眾,不是那麼好消滅的。
曹操與黃巾軍打了幾仗,不能取勝,鮑信也戰死了,屍體都沒有找到,曹操只好刻了一個木頭人,進行安葬哭祭。
當時,曹操兵少,黃巾軍勢大,又作戰兇猛,佔有優勢,所以,人人心中害怕,恐惶不安。
可沒有想到的是,曹操卻輕而易舉地降服了黃巾百萬之眾,並選其精銳,組成了青州兵。
更令人稱奇的是,這些青州兵,此後始終對曹操忠心耿耿,任其驅使,曹操能很好的收服這些人,也是做了不少工作的,
曹操在當地深得人心,曹操在任濟南相期間,盡顯能臣之才,郡內大治,百姓擁護,在青州一帶名聲很好,在那個朝廷黑暗、貪官汙吏橫行的時代,確實屬於鳳毛麟角。
老百姓認為曹操是個好官,自然願意歸附他,這是曹操收服青州黃巾軍的基礎。
第二,曹操利用了宗教。黃巾起義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利用“太平道”的宗教形式。
曹操在任濟南相的時候,曾經下令禁止了一些害民的宗教活動,這恰巧與“太平道”的觀點相一致。因此,黃巾軍視曹操為同道,願意擁護他當首領。
黃巾軍曾經主動給曹操寫過一封信,信中說:“卿過去在濟南,禁止惡教,與我太平教觀點相同。如今漢室將亡,太平當立,你我何不同心協力,共圖大事!”。
曹操看信後,當眾怒罵。曹操見反賊稱他為同道,當然要怒罵,但心裡應該是高興的。
這是曹操能夠收服黃巾軍的關鍵所在。
第三,曹操採取了正確的策略。曹操把三十萬青壯年,編為青州軍,而對其他婦女老幼,也進行了妥善安置,讓他們去種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