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旦、杜德皆抱拳作揖道:“末將謹遵大司馬軍令!”隨後向左右親衛吩咐了一番,讓其去軍中傳大司馬的將令,二人繼續端起陶碗,吃馬肉喝湯,
傳令的兵士看著秦旦、杜德面前釜中正“咕嘟—咕嘟”烹煮不斷冒著熱氣的肉有些眼饞,吞嚥著口水不好意思的開口道:“兩位將軍和麾下弟兄們真是好口福啊,在遼東這樣的鬼地方,這個季節來上一碗馬肉湯真是一種享受,
不過兩位將軍和麾下弟兄們在此伏擊魏軍,立下如此大功,這點東西根本算不了什麼的,待來日大司馬舉行慶功宴會之時,好酒好肉更是少不了的。”
秦旦笑著招手道:“汝是大司馬的親衛吧,這是馬肉湯,剛剛從死去的戰馬身上割下來的,還新鮮著呢,若是不嫌棄,也可坐下來吃幾碗,再回去覆命也不遲。”
秦旦、杜德身旁的另外一名親衛會意,放下手中的碗筷,又給他盛了滿滿一碗,秦旦接過去,要遞給他,
全琮的親衛笑著擺手道:“這、這怎麼好意思呢?不了,僕還要儘快回去向大司馬覆命呢。”
杜德抬起頭望著全琮的這名親衛,指著火堆旁的空地道:“來者是客,就坐著吃一些暖暖身子吧,無妨的。”
那名全琮的親衛只好接過那碗新盛好的馬肉湯,開始往嘴裡面送,嘴中還說著:“那僕就不客氣了。”
谷中被吳軍士卒嚴密看守起來的魏軍降卒在晚飯後在火堆旁搭起了帳篷,這是下午剛剛從他們手中繳獲的,現在又還給他們使用,
畢竟人口還是很寶貴的,既然如此哪怕是降卒也是很寶貴的資源,稍加整訓、打散之後也可作為兵源使用,便不可讓他們凍傷、凍死,這也算是降卒、俘虜的好下場了,
在原始社會之時卻是會被充作“祭品”,原始社會時期,不同部落之間經常發生戰爭,戰爭中難免出現俘虜,這些俘虜被抓住後,絕大多數都會作為“人牲”。
古代祭祀的動物叫“犧牲”,而所謂“人牲”,就是把人當成祭祀的動物。
原始時期,人們處理俘虜的方式其實很殘暴,要麼砍頭,要麼肢解、要麼火燒,或者還可能有其他作用,比如祭旗、祭戰鼓等。
其實,在極端情況下,人們還可能會吃掉俘虜。
而在當時,結局稍微好一些的俘虜,也不過是淪為養馬、打獵或者從事其他苦力活動的僕役、奴隸。
奴隸社會之後,人們對俘虜的處理方式稍微人性了一些,很少會吃掉或者把他們作為人牲。
從戰國到漢魏,俘虜的待遇有很多種。
有一種俘虜,他們是投降後被捉,屬於“降人”“降卒”。古人認為,降與祥同音,殺降不祥。所以對於這類俘虜,很少有人會去殺掉,通常都是讓他們加入自己,又或者讓他們做奴隸。
但是,碰到心狠手辣的將軍,降人一樣會被殺掉。
殺降的人中,最有名者莫過於戰國時期秦將白起。
在長平之戰中,白起坑殺趙國降卒四十萬,趙國從此元氣大傷,多少年也沒緩過來。
事實上,很多將領甚至君主都喜歡殺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