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對待已經沒有多大威脅的敵人乘勝追擊也是對的,
當初的漢高祖若不是乘勝追擊,一舉在烏江邊滅了項羽,又哪有延續到建安年間四百多年的大漢朝呢?而這也是項羽沒有做到的,
公元前205年5月,劉邦乘項籍深陷於齊國,無力抽身的機會,率領諸侯聯軍56萬一舉攻佔西楚都彭城。
短暫的勝利是劉邦失去理智,天天與諸侯們喝酒慶祝。
項羽聞之,急率輕騎兵3萬回襲彭城,聯軍無備,一時被殺十萬,溺水淹死十萬,劉邦僅率數十騎逃脫,以漢為首的反楚聯盟瓦解,
但項羽卻沒乘勝追擊,一鼓作氣將劉邦給滅掉,到了這時窮寇莫追便又成了一個錯誤,
同年6月,劉邦率部退到滎陽,一路收集敗兵,並派韓信於蕭索之間擊敗了楚追兵,得以喘息,穩住了陣腳,遂重整軍隊,依託關中基地和有利地勢與項羽長期抗爭。
7月,一直負隅頑抗的章邯終於兵敗自殺,劉邦完全解除了後顧之憂;且在逃往滎陽前便派人說服英布反楚,聯絡彭越擾楚後方;
派韓信開闢北方戰場,攻魏俘魏王豹,破代,滅趙殺陳餘。
公元前205年冬,項羽發動反攻,圍困滎陽,形勢十分危急。劉邦用陳平反間計,使項羽懷疑范增,不用其謀,迫使范增怒而歸鄉。
劉邦又派紀信裝扮成自己去楚軍詐降,乘機逃出滎陽。
項籍加緊圍攻滎陽,並奪取成皋。
劉邦一面命漢軍在鞏縣一帶堅守,阻擊楚軍前進,一面命韓信組建新軍擊齊,派人入楚腹地協助彭越進攻睢陽縣、外黃縣今民權縣)等地,再次迫使項羽回救。
公元前204年11月,劉邦用計再次收復成皋今滎陽汜水鎮西北),斬殺了項羽大將曹咎。
項籍在擊敗彭越後,尋漢軍主力決戰不成,屯兵廣武今滎陽北)與劉邦形成對峙。
不久,韓信在濰水之戰中殲滅齊楚聯軍,完成對楚側翼的戰略迂迴,又派灌嬰率軍一部直奔彭城。
項籍腹背受敵,兵疲糧盡,遂與漢訂盟,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東歸楚,西歸漢,公元前203年10月,項籍引兵東歸。
楚、漢訂盟後,劉邦本想退兵,踐行窮寇莫追的守則,但在張良、陳平提醒下,他還是下令全力追擊楚軍,選擇了乘勝追擊,公元前203年11月,兩軍戰於固陵今淮陽西北),項羽小勝。
公元前202年1月,劉邦以封賞籠絡韓信、彭越、黥布等,垓下一戰重創楚軍。
公元前202年1月,劉邦、韓信、劉賈、彭越、英布等各路漢軍約計70萬人與10萬久戰疲勞的楚軍於垓下今安徽靈璧縣南)展開決戰。漢軍以韓信率軍居中,將軍孔熙為左翼、陳賀為右翼,劉邦率部跟進,將軍周勃斷後。
韓信揮軍進攻,採用誘敵深入戰術,前軍先詐敗,信引兵後退,命左、右翼軍包抄攻擊楚軍後部步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