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平原人華歆、同縣人邴原為好友,都到其他郡學習,並且都敬重親善名士陳寔。
漢末天下大亂以後,管寧聽說遼東太守公孫度在海外推行政令,就與邴原及平原人王烈等到遼東。
公孫度空出館舍等候他們,管寧拜見公孫度,只談儒家經典而不語世事,之後,管寧隨即就居住在山谷中。
當時渡海避難的人大多住在郡的南部,而管寧卻住在郡的北部,表示沒有遷徙的意思,後來的人漸漸都來跟從他,一月之間就形成了村落,管寧就開始做講解《詩經》《書經》,談祭禮、整治威儀、陳明禮讓等教化工作,人們都很樂於接受管寧的教導,管寧於是頗受人們愛戴。
曹操任司空後徵召管寧,公孫度的兒子遼東太守公孫康截斷詔命,不對管寧宣佈。
中原地區稍稍安定後,逃到遼東的人都回去了,只有管寧安閒自在,就像要在遼東終老一樣。
當時公孫康對外以朝廷的將軍太守為號,但在內確有稱王之心,想要謙遜的以禮授予管寧官職,讓他輔佐幫助自己,但最後還是不敢對他說,他就是如此受到敬畏。
黃初四年223年),魏文帝曹丕詔令公卿大臣舉薦獨行特立的隱士,司徒華歆舉薦了管寧,曹丕就專門用安車前往徵召。
當時公孫康已死,因其兒子年幼而由其弟公孫恭嗣位,但公孫恭因病喪失了生育能力,身體虛弱不能治理,而公孫康之子公孫淵才智出眾。
管寧擔心禍亂將起,於是帶著家眷部屬渡海回到北海郡,公孫恭親自把他送到南郊,加倍贈給他服飾器物。
自從管寧東渡,公孫度、公孫康、公孫恭前後所給他的資助饋贈,他都接受後收藏起來。
西渡之時,全都封好退還給了公孫氏。
管寧在遼東,有三十多年,後來公孫淵果然襲奪公孫恭之位,最後蛇鼠兩端、反叛曹魏,僭號稱王,被司馬懿攻滅。
遼東人死亡上萬,如正如管寧所想。
管寧回到中原後,曹丕下詔任命管寧為太中大夫,管寧堅持辭讓沒有接受。
黃初七年226年)五月,曹丕駕崩,明帝曹叡即位,於十二月改任華歆太尉,華歆稱病請辭,願將太尉一職讓與管寧,曹叡沒有同意。
但還是下詔徵召管寧為光祿勳,當時司空陳群也上疏舉薦管寧。
從黃初年間到青龍年間,徵召管寧的命令接連不斷,常常在八月賜予牛酒。
景初元年237年)司徒陳矯逝世,司徒一職懸空半年。
次年,曹叡問侍中盧毓誰可任司徒,盧毓舉薦管寧,但曹叡不用。
正始二年241年)太僕陶丘一、永寧衛尉孟觀、侍中孫邕、中書侍郎王基等人向曹芳舉薦管寧,曹芳下詔,以“安車蒲輪,束帛加璽”的禮節去聘請他,適逢管寧去世,享年八十四歲。
喜歡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請大家收藏:()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