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好的政策從親信貴族口裡說出來,親信貴族本來就用不著冒犯我所說的四難來求取忠愛,這正是古往今來的人們所常常擔憂的問題。”
當時朝中對官吏考核制度展開大規模的議論,朝廷內外的官吏都要考核。
杜恕認為用人而不能讓他盡力發揮才能,那麼即便有才的人也沒有多大用。
保全的不是致力要達到的東西,而所致力的事又不是當前最重要的,杜恕在朝中八年,議論剛勁率直,可是得罪了不少人的。
杜恕出任弘農郡大守,幾年後轉任趙王曹乾的輔相,因病離職。
又從家裡出任河東郡太守,過了一年多,改任淮北都督護軍,又因病離職。
他在任職的地方,致力於維護國家的大體,樹立恩惠仁愛,因此更加得到百姓的愛戴,只是不如杜畿。
不久,朝廷任命他為御史中丞。杜恕在朝廷,因為與朝中的官員不和睦,所以,屢次在外面任職。
後來又出任幽州刺史,加建威將軍的官銜,朝廷讓他持節,護烏丸校尉。
當時,徵北將軍程喜在薊縣屯紮,尚書袁侃等人告誡杜恕說:“程喜曾在先帝那一朝任職,在青州排擠了田國讓。
現在足下拿著朝廷的節杖,讓你們共同駐屯在一座城裡,應該周密地考慮對策。”但杜恕沒有在意。
他到官不滿一個月,有鮮卑族首領的兒子,帶領幾十人馬,沒有經由關口擅自來到州城,州里殺死了其中一名鮮卑人,卻沒有寫表章上報。
於是程喜上書彈劾杜恕,杜恕入獄,由廷尉審理,依法應當處死,但好在曹爽保下了他,讓他繼續做這幽州刺史,不過現在的遼東沒什麼名將坐鎮,是遠遠不如公孫氏統治之時了,
全琮沉吟片刻又道:“這杜恕還是有些才能的,只不過卻是在文治上面,可惜了,不過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還是這遼東之地,古往今來名字雖不怎麼變,但卻是多次易手啊!”
戰國時期,燕國始置遼東郡,郡治襄平今遼寧遼陽),轄今遼寧大淩河以東地區。
秦朝時期,因襲設定遼東郡,屬幽州,秦朝滅亡後,遼東郡曾一度為遼東國。
公元前206年,項羽分封天下時,不放心燕國,藉口韓廣手下大將臧茶功勞大,立臧荼為燕王,把韓廣遷為遼東王,以無終為都城,在今天津薊縣。
韓廣對此不服,雖然表面上接受了遼東王的爵位,但實際上卻不肯搬遷,結果於同年被臧荼擊敗及殺害,燕及遼東兩地皆為臧荼所有。
西漢沿設,東漢時期,遼東郡改屬青州,後改回屬幽州,當時扶餘國是東漢屬國,據《後漢書》記載,扶餘國行政區劃本來隸屬玄菟郡,漢獻帝時,扶余王請求改屬遼東郡。
喜歡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請大家收藏:()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