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劭到達豫章後先祭祀徐稺之墓,優待其後人,禁止不正當的祭祀。
而小吏中有才能的,就令其入學,選擇優秀的提拔高位,選擇良好的從事教育,於是社會風氣逐漸改善起來。
最初,張秉的長子去世,顧邵親自穿戴喪服。顧邵要去豫章了,送別他的有一百多人,而張秉正好生病了。
顧邵對賓客說:“張仲節生病了,困擾無法來相送,我也遺憾沒見到他,我先回去同他告別,諸君請稍等片刻。”他留心善待下士,都類似於這樣。
世人都認為顧邵有識人之才,提拔的平民張秉、殷禮後來都當了太守,吳粲升到太子少傅。而丁諝官至典軍中郎。
建安十九年214年),在豫章郡五年的顧邵逝世,年僅三十一歲。
他的大哥顧邵雖然三十一歲就去世了,但有兩個兒子分別是顧譚和顧承,也是顧裕的侄子,
顧譚是一位高見卓識的名士,他曾和諸葛恪諸葛瑾長子)、張休張昭次子)、陳表陳武次子)共同輔佐身為太子的孫登。
顧雍去世後幾個月,顧譚就幾乎完美地繼承了顧雍的部分工作。
只可惜,在孫和孫霸的問題上,顧譚突然丟失了顧雍為相時的政治藝術,顧譚指出要求明確嫡庶之分,這可就算是完完全全得罪了孫霸,從而顧譚陷入黨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在顧譚的對立面上,是大權在握在全琮父子,全琮父子找到機會,找到罪名讓顧譚下獄。
原本孫權想要讓顧譚自己認個錯就完了,但顧譚居然表示是別人陷害自己。
可是顧譚不理性的發揮立刻成為黨爭對手的口誅筆伐,孫權雖然沒有將顧譚殺害,還是將其流放到交州,兩年後顧譚去世,時年四十二歲。
有司奏譚誣罔大不敬,罪應大辟。權以雍故,不致法,皆徙之。
顧譚的弟弟顧承起步也是緊緊抱團陸氏,在工作中也是可圈可點。
孫權曾經給顧雍寫信表示顧承才華出色。
只可惜後來因為顧譚黨爭之事受到牽連,他與顧譚、張休一起被流放到了交州,死時三十七歲。
值得一提的是,顧承的妻子是張溫的妹妹,這位張溫是正經八百出身於吳郡張氏,也就是他的侄媳,
張溫的妹妹在顧承去世後被張溫安排嫁給他人,張氏在與一個姓丁的男子成婚當天,選擇了自殺。
但即便是這樣他父親留下的醴陵侯爵位也還是輪不到他,還是由他二哥顧濟繼承了,雖然沒有繼承一分顧家的好處,但好在他還有一個好的恩師上大將軍呂岱,
呂岱清明守正廉潔奉公,他所處過的地方都稱道他。當初在交州時,多年未給家中錢財,妻子兒女飢餓睏乏。
孫權聽說嘆息不止,因此責備群臣說:“呂岱出征,身處萬里之外,為國家勤苦辦事,家中如此困頓,而我未能及早知曉。你們身為股肱耳目之臣,責任哪裡去了?”
於是加倍賞賜呂家錢米布絹,每年都有一個固定的數目,但這些錢除了自家用度,多餘的錢全被呂岱用來接濟手下將士陣亡之後留下的孤寡老幼了………………
喜歡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請大家收藏:()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