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曹魏在河南的水利工程建設,得到了最為明顯的回報,其成果使糧食產量得到了成倍的增長。
在大力發展農業生產的同時,曹魏還極其重視手工業發展,在各地大量建設大型官營的手工業作坊,注重發展手工業生產。
鄴、洛陽等貿易城市,商業經濟發達,和海外有貿易往來。此外,在造船業、陶瓷業、絲織業、製鹽業等行業方面,也都十分發達。
但值得注意的是,曹魏一直無法擺脫實物交易的經濟模式,幾次嘗試貨幣改革,最後都以失敗結束,這或許與國內缺乏大規模的銅礦礦山作為基礎不無關係,而反觀吳蜀兩國,
則是都有大規模的銅礦作為發行本國新貨幣的支撐,
蜀漢土地肥沃,物產豐饒,因地理位置原因,東漢末年遭受的戰亂,相對於中原來說要輕很多。
蜀國丞相諸葛亮嚴格採用法治,使蜀國農業和手工業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國力得到增強。
特別是諸葛亮招撫西南夷,使少數民族地區得到開發,加強了民族團結和經濟發展。
諸葛亮還派人整修和護理都江堰,保障農業灌溉。
蜀漢的手工業以鹽、鐵和織錦業等最為發達。左思在《蜀都賦》中提到“技巧之家,百室離房,機杼相和”,所以蜀錦能遠銷吳、魏二國,諸葛亮亦認為蜀錦為支援國家的重要物資。
而南中金、銀、丹、漆、耕牛、戰馬等貢品,令蜀漢軍費有所供給,國家富裕,即便是前些年北伐耗費頗多,但休養生息了這麼多年,早已是恢復過來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而吳國則是自建安十六年孫權遷都建業後,東南地區很快得到開發,共得43郡313縣,比東漢時大大增強。
孫吳所處的江南,社會經濟起步較晚,在三國時還是人口稀薄之地。但由於這裡戰亂較少,使得北方人民大量遷居至此,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勞動力,這樣就為吳國土地開闢,農業生產,
後又設定農官,效仿曹魏實行屯田制,江南地區的農業生產和社會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
紡織業和冶鑄業發達,在紡織業方面,江南以產麻布聞名四方,豫章郡今江西南昌)的雞鳴布名傳千里,家喻戶曉,雖不如蜀國錦官城所織造的蜀錦,但也還是比魏國的紡織業強一些的,
三吳出產“八蠶之綿”,諸暨、永安一帶所產絲的質量很高。冶鑄業以武昌今湖北鄂州)為最發達,孫權曾在此開採銅礦,打造兵器,
由於地處江南及海邊,吳國在造船和鹽業方面都相當發達,
在海鹽今浙江嘉興海鹽)、沙中今江蘇蘇州常熟)設派官員,負責管理這兩地的鹽業生產。
孫吳還在在建安郡今福建福州)設典船校尉,海船南抵南海、北達遼東。
海上貿易亦有所興起,建業今江蘇南京)、吳郡今江蘇蘇州)、番禺今廣東廣州附近)四地為孫吳的重要商業都市,其中番禺主要發展國外貿易,
喜歡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請大家收藏:()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