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劉莊的母親陰麗華也是歷史上著名的賢后,她和兒子劉莊十分寬鬆大度,掌權以後對待郭聖通、劉疆母子好的不能再好。
最終的結果是除了極個別人的小動作之外,這次廢長立幼的五個當事人關係一直都比較和睦融洽,只能說劉秀的運氣實在是太好了!不愧是天選的位面之子。
孫權跟以前的君主一樣,絕大多數君主廢長立幼都是因為寵愛幼子的母親,但這個理由肯定不充分,總不能公開對朝野上下說,自己因為太喜歡某某妃子,所以立她的兒子做太子吧。
但是國人總能想到變通的方法,那就是所謂的“立賢不立長”。
孫權繼續開口道:“朕這是遵循古時的立賢不立長啊,也必會吸取袁本初、劉景升等人的教訓。”
不過這種辦法自欺欺人的表現太過明顯,因為幼子究竟賢不賢往往是君主本人說了算。要想理由足夠充分,還是要看具體情況,要麼幼子確實足夠賢,要麼長子足夠混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但廢長立幼失敗的更多,遠的不說,就這些年也有不少,袁本初以幼子為繼承人,加速了滅亡,
袁紹於公元202年去世,兩年前他與曹操發生了官渡之戰,這是決定北方命運的大決戰。
袁紹慘敗,但其力量仍然強大,袁紹退回河北後,陸陸續續平定了內部的叛亂,力量有了回升的跡象。
只是袁紹身體上出了狀況,沒有等到恢復往日的強大就走了,袁紹有三個兒子,他最喜歡的是幼子袁尚,一直想把位子傳給他,礙於禮制,遲遲下不了決心。
臨終前袁紹仍然沒有就此問題做明確的安排,但是他把袁尚留在身邊,而把長子袁譚外派,其實已經指明瞭讓袁尚繼承自己的位子。
袁紹死後,袁尚憑藉優勢繼位,為了安撫袁譚,任命其為車騎將軍。
但袁譚要的是袁紹的位子,而不是什麼有名無實的官位,他知道文的不管用,就用武,兄弟倆很快就內鬥。
他們這麼做,使得曹操平定河北省了不少心。曹操為了坐收漁利,甚至乎故意撤軍,讓他們鬥得更兇再用兵。
公元205年,曹操消滅了袁譚,公元207年,袁尚逃亡遼東,被遼東公孫康所殺,頭被送給了曹操,至此河北全部平定。
在袁紹兩個兒子內鬥的情況下,尚且堅持了五年時間,可想而知袁紹有多麼強大。
如果袁紹不挑起長幼之爭,袁譚和袁尚可以團結一致對付曹操,曹操要平定河北不會這麼容易,就算成功,也肯定會花很長時間。
荊州的劉表一直在長子和幼子之間該選誰的問題上糾結,臨終前,劉表同樣把幼子留在身邊,長子則仍遠在江夏。
幼子劉琮與劉表後妻蔡氏有姻親關係,故而蔡氏明確支援劉琮,排斥劉琦,而站在蔡氏身後的荊州豪強代表蔡氏、蒯氏、張氏都選擇了劉琮,劉表並沒有去改變荊州的權力格局,基本上預設了劉琮繼位。
曹操掃平河北後大約一年時間就南下了,這個時候劉表恰好病逝,劉琮近水樓臺被荊州豪強擁立為繼承人。
然而劉琮在位僅一個月,面對強大的曹操,荊州豪強慫恿他不戰而降,劉琮無奈,只得接受,割據荊州近二十年的劉表集團頃刻覆滅。
喜歡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請大家收藏:()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