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們對這種人甚至都恥與分勢,敢怒不敢言。面對這種小人只能暫避鋒芒還“投訴”無門。
程曉強調,現如今外有公卿將校總統諸署,內有侍中尚書綜理萬機,司隸校尉督察京輦,御史中丞董攝宮殿。
這些大臣都是經過層層篩選考試才就職的。如果這些大臣都無法去幫皇帝做什麼,靠一個小小的校尉去做,也不能相信他。
如此看來,現在國家穩定,校事這個職位完全沒有用了。
程曉最後補充,即使校事制度對國家有利。
以禮儀來說,還是太傷大臣的信了。
而且他們的奸佞性格已經暴露,弊端已現,完全可以廢黜校事制度了。
大臣們會不會怕校事?這是一定會。如果自己被校事府掛號,那“領導”第二天就能跟看“小人書”似的“欣賞”你的一天。最恐怖的,就是你永遠不知道是誰在“賊”著你。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實在戰亂時代或者不穩定的時期,如果對校事剛需的話,我們應該能夠理解。
但國家相對穩定後,校事的存在必要性就會被質疑。而且校事府的從業人員都會是什麼人?換言之你是領導你會喜歡用什麼人?
一定是聽話,思想行為狠辣刁鑽的人。
曹操曾經從言語中透露出了自己對於校事的入職門檻要求,不必經過管理選拔程式,也不必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只要聽從君主的驅使,即使是“群盜”也可以。
好一個英雄不看出處,但曹操的確忽略了官場上和當時社會的“階級矛盾”。
當然,我相信三國時期也有的校事承擔了匡正或是提醒大臣的人。
例如當年徐邈貪杯,校事還好心提醒了曹操的“禁醉令”,在徐邈多次無視法令之後,才上報曹操的。
校事的存在,是歷史的需求,但如果從業人員出現塌方式問題,就會出現制度上的崩塌。久而久之,就會導致腐敗並加劇階級內部矛盾。
高柔曾經找到曹操抱怨校事工作人員經常誣陷他人,作威作福,有很多惡劣行徑。曹操一開始還很袒護校事,但最後也將問題人員處理了。
“三無”的校事都能無法無天到這種程度,當國家穩定之後,就會有大臣們對校事進行系統性的攻擊。
當然,校事就是皇權和大臣之間的犧牲品而已。
到了今日高平陵事件之後),基於三十多年來大臣們對校事的不滿集中爆發。
便有了以程昱的孫子程曉牽頭,主動上疏曹芳請求廢黜校事制度,當然曹芳點不點頭沒用,還是要曹爽點頭才行。
曹爽看罷程曉的奏疏將其合起來開口道:“這程季明也是糊塗啊!被別人慫恿利用了還不自知。”
喜歡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請大家收藏:()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