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爽又與那名五斗米教的使者聊了聊道家和蜀地的風物,又過了一會兒方才讓幾名待送走那名五斗米教的使者回驛館歇息,“僕這便告辭了。”
曹爽笑著點頭道:“你去吧,吾便不送了,到時不要忘了代吾向你們教主問好。”
待那名使者的身影消失在視野中,曹爽感慨道:“這些人真是野心很大啊,但古往今來最不缺的便是這樣的人,尤其是利用宗教信徒起事之人,但幾乎沒人能成事,這就是一群烏合之眾罷了。”
楊綜亦是認同道:“僕也以為他們只是一群土雞瓦狗罷了。”
曹爽想了想又開口道:“不過這樣一群人也有他們的用處,亦不能對他們掉以輕心,初伯汝去安排一下,與他們加強聯絡,在必要之時也可以給他們一些支援,錢糧兵器皆可,但也不要太多。”
陳碩貞自稱為“文佳皇帝”,利用道教和神仙騙術籠絡人心,得到了浙江各地的百姓群起響應,起義軍很快發展到數萬人。
此事引發了大唐中央朝廷的高度重視,唐高宗組織大軍平叛,陳碩貞的烏合之眾自然打不過正規軍,
房仁裕與崔義玄前後夾擊義軍,陳碩貞戰敗被俘,以軍陣亡數萬,被俘一萬餘人,起義經歷了短暫的發展壯大後,很快就被平息了。
方臘起義,幾乎和四百年前的陳碩貞起義發生在同一地方,大家熟悉方臘起義,大概就是從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中梁山徵方臘而得,小說作品將方臘講得很兇蠻,梁山好漢一多半都死在了征討方臘之戰中。
方臘本是浙江富農,有一座漆園,造作局的官員常來強取木材,引發了方臘的不滿,後來江南官吏為了迎合宋徽宗,大造花石綱,向上獻禮的同時又中飽私囊,極大的壓榨了浙江百姓,方臘的漆園也是被重點壓榨的產業。
於是方臘便聚集起當地被壓榨的百姓,以一番感人至深的演講作為開篇,然後用了摩尼教教義進行了改編,方臘假託“得天符牒”,率領農民,以幫源峒為據點,聚集貧苦農民,號召起義。
方臘自稱聖公,建元永樂,設定官吏將帥,以頭巾區別等級,頭扎紅巾等各色頭巾作為標誌,建立農民政權。方臘也叫永樂,可是對比兩三百年後的永樂大帝,可差得太遠。
這個摩尼教,出於波斯拜火教,後來被基督教徒改造,再傳入華夏,被方臘引為己用,旬月之間便號召了數以十萬計的百姓擁附。
方臘軍隨後便開始了攻城略地,方臘軍在極盛之時建立了包括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的六州52縣在內的政權,在當時對宋王朝威脅極大,1120年,方臘攻下杭州,成為南方一霸。
隨後,方臘南征北戰,拓展地盤,但是因為短期內沒有實力鞏固這些地方,而宋朝派出的大軍也隨後趕來,因為宋軍兵馬眾多,方臘軍被處處圍殲,最終杭州失守,
方臘四面受敵,最終以慘敗而收場,最後一場大決戰,方臘折軍七八萬,方臘及其妻邵氏、子方亳二太子)、丞相方肥等三十多人力竭被俘,解往汴京,之後被殺,方臘起義被平定。
南宋鐘相、楊麼領導的宋朝最具影響力的農民起義,沒有之一,也是五斗米教禍亂的延續。
湖南常德人鐘相年輕就有起義的志向,到處以行醫為名,宣傳五斗米教,提出“法分貴賤貧富,非善法也。
我行法,當等貴賤,均貧富”口號很值得人敬佩,按照套路,宋廷派名將韓世忠、劉光世、崔增等鎮壓,最終是沒打贏。
宋高宗說你們這群人不行,朕要喊岳飛去,沒錯,民族英雄岳飛出馬了,延續6年之久的鐘相,就這樣被岳飛剿滅。
元朝末年,再次出現土地兼併嚴重、苛捐重稅、百姓流離失所的問題。
由於經濟基礎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基層治理其實已經癱瘓,於是白蓮教趁虛而入,白蓮教的教義,部分來自佛教,但是又不完全相同。
當時的白蓮教主要人物叫韓山童,他打出“明王出世“的口號,說只要明王明王這個不是不是後來“明朝“﹣那個“明“?)降生了,就會太平,以此蠱惑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