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死後,兒子竟以後母做妻子。
兄弟死後,活著的兄弟把死者的妻子都娶做自己的妻子。沒有帽子和衣帶等服飾,缺少朝廷禮節。”
中行說說:“匈奴的風俗,人人吃牲畜的肉,喝它們的乳汁,用它們的皮做衣服穿;牲畜吃草喝水,隨著時序的推移而轉換地點。
所以他們在急迫之時,就人人練習騎馬射箭的本領,在時勢寬鬆的時候,人們都歡樂無事,他們受到的約束很少,容易做到。
君臣關係簡單,一個國家的政治事務,就像一個人的身體一樣,父子和兄弟死了,活著的娶他們的妻子做自己的妻子,這是懼怕種族的消失。
投毒之策是中行說在臨死之前獻上的,當時的單于也欣然接受了他的計策,開始施行此毒計,成效立馬顯現了出來,
緊接著,這種人類歷史上最早見諸記載的生化武器很快發揮了連匈奴人都沒有想到的巨大威力,中原地區被其反覆肆虐長達三百年之久。
戰亂與疫病就導致了人口的驚人銳減。黃巾起義前東漢統計全國人口為5650萬,而到三國末年魏蜀吳合計只剩下560萬,這是何等觸目驚心的數字。
匈奴透過疫馬和疫畜所施放的瘟疫,當時人稱之為“傷寒”。這種“傷寒”有兩個病徵:一是患者身體有斑瘀(所以稱為“傷”);一是因發高燒而苦寒(所以稱為“寒”),死亡率非常高。
東漢末期的名醫張仲景在《傷寒論》的序中就悲痛地說:“我的家族有二百餘口人,但自建安元年以來不到十年,就死去了三分之二,其中十分之七是死於傷寒。”
那麼漢朝人所說的傷寒病究竟是什麼疫病呢?我們來看這幾點細節:
一個是匈奴巫醫的下“蠱”,這“蠱”可以汙染牛羊和馬卻並不會讓它們發病;
另一個是此病基本未過長江;
還有就是自公元1世紀至4世紀的前後數百年間,“傷寒”瘟疫在中原地區反覆發作。
根據這些細節,我們可以推斷這個傷寒病就是現代醫學中所說的流行性出血熱,是由動物(特別是鼠類)傳播病毒引起的傳染病。
由於主要是老鼠傳播,長江阻隔了老鼠南下,因此此病基本未過長江。由於老鼠捕殺不絕,因此其體內持續隱性感染的病毒造成瘟疫反覆發作;而匈奴巫醫所下的“蠱”則很可能是老鼠的糞便。
“匈奴投毒案”可以算得上是古代最大的投毒案了,漢武帝時代,漢軍在衛青和霍去病兩位名將的率領下,開始不斷深入草原大漠,對匈奴發起反擊。
面對每況日下的戰局,匈奴單于以無法從軍事上阻擋漢軍的攻勢。
這時,之前隨和親公主去到匈奴併成為大漢奸的中行說,竟然在臨死前給單于提出了一條毒計,那就是在自己的水源地“投毒”。
單于聽取了中行說的建議,派巫師將羊牛埋在漢軍行走的通道以及需要使用的水井中,以此來詛咒漢軍。
這雖說是叫做“下咒”,但實際上卻是人類有史料記載最早的“細菌戰”。
因為,這些被巫師下了咒再掩埋的牛羊,都是些患有疾病的疫畜。
在水源地掩埋一段時間後,牛羊屍體內的病毒、細菌就是擴散到附近的土壤、水源,甚至空氣之中。
一旦漢軍將士喝了這些被汙染的水,就很容易患上霍亂、瘧疾等疾病。
而事實上,匈奴人的這次投毒就像是開啟了潘多拉魔盒一樣,造成大量的漢軍將士染病死亡。
其中名將霍去病的英年早逝,也極有可能是在征戰過程中喝了這些被汙染的水,而且此後數十年間,還造成了許多漢匈百姓染病死亡,在這之後匈奴人亦是遵循著此毒計…………………
喜歡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請大家收藏:()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