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把匈奴的上層人物都“邀請”到朝廷當官正史中諸葛亮南征之後也把孟獲弄到成都當了蜀漢當了御史中丞,也不管孟獲這個蠻王能不能勝任劉伯溫的工作),使他們跟部眾完全分離。
而且曹操做事很徹底:只要匈奴哪個首領威望漸高有服眾的可能,就會馬上接到曹操的委任狀,捲起鋪蓋到朝廷當官去了。
不過說句良心話,曹操對這些匈奴來的選拔幹部還是不錯的,不管你工作能力如何,待遇總是豐厚的。
每天吃不完的珍饈美味、穿不完的綾羅綢緞,這些匈奴首領再也不想回大漠吃沙子去了。
曹操第一招奏效,開始把手伸向了失去首領變成一盤散沙的普通匈奴部眾:“現在有孫權劉備兩個逆賊不服朝廷管轄,汝等既然已經是大漢子民,也該表個態吧?”
於是曹操一視同仁地從匈奴的牧民中徵調壯丁,而且還給了他們兩個好聽的名字,分別叫做“義從胡”和“勇力吏兵”。
要說起來,曹操的為人還真不錯:這些男子漢都被分派到各地駐防,他們的家屬也都可以遷移到鄴城居住,徹底解決了匈奴軍團士兵的後顧之憂。
但是不是也解決了曹操的後顧之憂,只有偷笑的曹操心裡知道:連劉備都把人口當做創業基本,我咋會放過強壯的匈奴女勞動力?
匈奴首領在鄴城吃喝玩樂“樂不思匈”,精壯士兵又被徵調到前線,連續兩招奏效,匈奴其實已經名存實亡了。
但是如果曹操就此收手,那就顯得有點婦人之仁了。
不過曹操的表現還真有點“菩薩心腸”,他又使出了第三招:“你們匈奴人在大漠戈壁放牧,風餐露宿實在辛苦,還是放下鞭子拿起鋤頭,去種地吧!”估計負責傳達命令的官員都會偷笑:每天種地的匈奴還能算匈奴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但傳令官偷笑,曹操心裡也樂開了花:我要的就是這個效果,種地的匈奴總比騎馬拿刀的匈奴靠譜!而細想起來,匈奴百姓也很高興:地裡刨食總比刀頭舔血安全!曹操三招一出,結果皆大歡喜,
在曹操的軟硬兼施之下,“單于恭順,名王稽顙,部曲服事供職,同於編戶。邊境肅清,百姓布野,勤勸農桑,令行禁止。”
如此曹操便很好的解決了漢時一直都沒能解決的大問題,雖然也只是一時的,但也能管用很長時間了。
從春秋時起匈奴便一直是一個很重要的邊境問題,在春秋戰國時期,李牧曾經用著趙國的長城打敗過匈奴,蒙恬也曾率大軍北逐匈奴,再後來便一直沒有戰勝,
直到漢武帝之時這一局面方才改變,最終匈奴分成了兩個部分,一個是南匈奴,一個是北匈奴,仍沒有被統一。
匈奴一直是漢朝最為頭疼的一個物件,漢匈之戰持續了130年左右,雖然是漢軍獲得了最後的勝利,但依然沒辦法完全消除匈奴南犯。
而且這場持久戰也讓漢朝元氣大傷,只是相對來看,對匈奴造成的影響更大一些。
但等曹操一統北方以後,他卻很好的壓制住了匈奴,讓他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敢隨意南下,那時的時與勢的不同,方才能讓曹操能夠做出秦始皇、漢武帝這等雄主想做而不能成之事,在他手中得以實現。
喜歡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請大家收藏:()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