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爽感慨道:“武帝的文武手段皆用來對付北方匈奴還是很奏效的,但是如今要繼續延續下去也頗為不易,希望日後能做到吧,
若不如此用不了多少年想必北方的匈奴、鮮卑等族恢復了元氣又要南下了,那樣中原百姓便要繼續受匈奴之苦了。”
曹操活著的時候,匈奴根本就不敢乍刺。
不管是曹操在赤壁被火燒,還是漢中被射掉牙,在匈奴眼裡,曹操都是大漢丞相、神一樣的存在,曹操深入匈奴腹地去打仗,
匈奴各單于、名王不但供給肉食糧草,還要跪在路邊“歡送”,這在正史中是有記載的。
這當然是被曹操打怕了,以至於曹操的精銳部隊中,除了虎豹騎,還有“三郡烏丸為天下名騎”。
這所謂的“三郡烏丸”的三郡,一般是指遼西郡、上谷郡、右北平郡,而烏丸也作烏桓)是東胡的一支,原本都是歸匈奴管的。
那麼曹操是靠什麼能讓原本極其兇悍而且桀驁不馴的匈奴匈奴分化成了好多分支,為了方便起見,咱們統稱其為匈奴,不管他是烏丸還是鮮卑)變得俯首帖耳的呢?
首先自然是痛打一頓,打得匈奴男女老少白天聽到曹操的名字,晚上都得做噩夢,曹操曾經一戰陣斬其蹋頓單于和一大群名王,光俘虜就抓了二十多萬,
如果曹操再這麼幹幾回,別說漠南漠北無王庭,可能連一個匈奴人都看不見了。
蔡文姬能夠嫁到匈奴再回來改嫁曹操部下屯田都尉董祀,有一半是出於曹操的威懾力曹操也花了點小錢給蔡文姬的前夫做補償)。
如果大家以為曹操征服匈奴完全是依靠武力,把匈奴按在地上摩擦,那就錯了。
如果只知道使用武力,那麼曹操也不配稱為三國梟雄或奸雄了——當然,也可以稱之為三國英雄。曹操在征服匈奴的過程中,其實也是很知道軟硬兼施的,一根筋的匈奴,
在《孟德新書》的作者、軍事家政治家曹操面的政治權謀手段之下,簡直就像被玩弄股掌之上的嬰兒,曹操用三招就擺平了他們。
建安七年202年),曹操派大將鍾繇沒錯,就是那個大書法家鍾繇,同時也是一位政治家)把南匈奴呼廚泉單于於扶羅單于的弟弟、繼任者)包圍在了平陽。
但是鍾繇得到的命令是招降而不是消滅,在得到呼廚泉單于“歸附”的承諾之後,就網開一面撤圍而去。
雖然在其後的幾年間曹操似乎把呼廚泉給忘了,不去打他,也不給他賞賜,但曹操心裡實際是“憋著壞”呢。
建安二十一年,呼廚泉單于帶著手下一大群諸王來鄴城拜會曹操。
這時候曹操“很親熱”地邀請呼廚泉:“既然來了,就別走了,吾等一起輔佐大漢天子吧。
同殿稱臣,又能一起愉快地玩耍了。”
其實曹操才不管呼廚泉在鄴城玩耍得愉快不愉快,他已經指定了右賢王去卑為匈奴新的管理者。
這個曹操任命的匈奴管理者,自然一切都按照曹操意思行事,回去就把呼廚泉單于的部眾一分為五,每個部落選了一個貴族當“帥”,但是這個帥要服從曹操派去的司馬的指揮。
這就是除了武力之外,曹操對付匈奴的第一招:分化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