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么兒一般出現在百姓的輝煌期,物質條件要好得多,相互的矛盾也都少得多。
另外,前面我們也說了,因為么兒與父母生活的時間最久,而百姓最終還需要么兒來撫養。因此百姓對么兒的感情,比對長子的感情要深厚許多,
如果是出身在帝王之家的天子多半便是如此,但曹孟德和他則算是開國的君主吧,出身也不怎麼高,有些百姓一般的喜愛么兒的心思便也是可以理解的,
畢竟之前泗水亭亭長出身的漢高祖劉邦也有立幼子的心思,只是礙於呂后的勢力太大沒有做成罷了。
劉邦想廢劉盈是一個典型的廢長立幼的失敗例子,他是漢朝第一位有想要廢立太子的想法的皇帝。
劉邦本立了嫡長子劉盈為太子,但是後來寵愛的女人戚夫人也有了兒子,便想廢掉劉盈,但是其實我們都知道劉邦廢立太子一事是以失敗告終的,
劉邦一向不喜歡劉盈,覺得劉盈太過於仁慈軟弱,所以尋思著找機會廢了他,讓戚夫人的兒子來當太子,這個想法在朝堂眾臣的勸說下都沒有改變,但是卻在“商山四皓”這四個人出現以後立馬改變了想法。
在漢高祖十二年的時候,劉邦在外征戰不慎中箭,但是劉邦又不願意去看大夫,在床上睡了很多天,戚夫人還有她的兒子陪伴在他的身邊。
有一天劉邦覺得精神不錯,就叫劉盈過來和他說說話。
劉盈看到父親的病好了很多,心裡也寬慰不少,在劉邦傳召的時候立馬就去見他了。
隨劉盈一同進入的還有四個鶴髮童顏的高人,劉邦初看到他們的時候很是吃驚,做了簡單介紹以後,劉邦知道了他們的身份,分別是東園公、角里先生、綺裡季、夏黃公。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劉邦感到很驚訝,自己尋找了他們很久,他們都不願意幫助自己,但是現在卻選擇跟隨自己的兒子。四個高人的出現讓本來想要更換太子人選的劉邦動搖了。
這其中牽扯到了利益方以及朝中大臣,劉邦廢長立幼,長是劉盈,幼是劉如意,劉盈是呂后所生,劉如意是戚夫人所生,從這裡看出來劉邦對兩位的寵愛程度有別。
劉邦對戚夫人寵愛到至始至終都站在戚夫人這邊,一直是打著廢立太子的念頭的,不重視呂后,也不重視大臣的意向,可見他對戚夫人母子的寵愛程度,如果不是最後出了一個讓劉邦倍感壓力的事情,他恐怕也不會就此放棄廢立太子之路。
這四位老者帶來的不僅僅是四位老者對太子的認可,更甚的是天下的民意就是要太子劉盈來治理天下,這樣就表明太子已得民心,而治理國家最難得的就是民心,劉邦妥協了,最後以一首《鴻鵠歌》表達了太子羽翼豐滿,橫跨海洋,自己已經阻止不了了,
當然他也知道這一切都是自己的皇后在後面做局,但他已經阻止不了這一切了,但好在今時不同往日,在廢立太子之事上他便比那一統天下的劉邦幸運許多,孫權想到這些便感慨道:“朕雖然沒有能力一統這亂世,但是在立太子一事上朕還是比漢高祖幸運得多啊!”
而後他便隨口吟起了鴻鵠歌:
“鴻鵠高飛,一舉千里。
羽翮已就,橫絕四海。
橫絕四海,當可奈何?
雖有矰繳,尚安所施。”
喜歡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請大家收藏:()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