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面告知自己穩住,一面結交所有能爭取到的人,努力佈局,只為曹操回心轉意。
然而丁氏兄弟正得勢,不斷說曹植好話,慫恿曹操立曹植為嗣。就在曹操被慫恿得馬上要發出命令之前,曹丕緊急行動。
透過各種關係,讓多方人馬勸說曹操三思再三思,多聽一些人的意見,曹操果然將立嗣之事拖延下來。
曹丕又開始謙恭地去請教各位老大臣,以博得他們的好感,而賈詡的一席話——叫他平常心對待,做該做之事,所謂“自固之術”,讓曹丕受益匪淺。
此時,和丁儀兄弟唱反調的毛玠、衛臻等人,也成為曹丕一派。
他們,有的在曹操面前說曹丕的好話,有的則非常聰明地點到為止。
更有戲劇性的在後面,曹操東征。將曹植叫到身旁再三叮囑,還讓曹植念出剛構思好的《東征賦》,送行者都稱讚曹植才華,曹操倍兒高興。
站在一旁的曹丕,渾身大不自在,正當他不知所措之時,來鄴都述職的吳質悄悄對他耳語一番。
就在曹操躍身上馬,要出發的當口,曹丕突然向前衝去,跪在地上,淚如雨下,泣不成聲。
所有送行的人都驚呆了,有人甚至感動得留下淚水,說臨淄侯華而不實,哪比得上五官曹丕時任五官中郎將)有真情。
對於立太子之事,曹操原本都是私下斟酌,密函求問,懂事的下屬們也都私下回復,而崔琰跳了出來。
崔琰時任尚書,又是曹植妻子崔氏的叔叔,竟然公開寫信說,要立就應該立長子,由他之口來說這件事情就很有說服力了,畢竟他推舉的人選又不是自己的女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下,曹家兄弟的矛盾公開化了,曹操尷尬了。
捅了這麼大婁子,崔琰被處死是早晚的事,同樣支援曹丕的毛玠發牢騷,也被投入監獄。
事情貌似對曹植有利,但崔琰是誰?是曹丕的師傅,也是曹植妻崔氏的叔叔,一把雙刃劍。
叔叔被處死,崔氏大受刺激,對曹植意見很大。
曹植負氣道:“崔叔叔誓死扞衛子桓,又是子桓的師傅,你叫子桓去救他好了!”崔氏委屈,沒有好臉色給他。
為避免吵架,曹植經常不著家,而是巡察之餘,和侍衛喝酒。
崔氏則開始跟曹家較勁,曹操提倡節儉,崔氏卻反其道而行之,整天衣著錦繡到處招搖。此時又傳出曹植和甄宓的緋聞,崔氏更是大鬧不已。
曹操對曹植與甄宓的關係並不特別介意,美女嘛人人愛。但崔氏的言行讓他怒不可遏,以“違制”罪賜死。
還沒等曹植求情,崔氏就已上吊自殺。曹植呢?覺得一切都是自己爭太子引起的,負疚痛苦,整日借酒澆愁。但每有退意,楊修都能給他鼓氣。
曹操糾結得不行,又去問賈詡,對方不直接表態,而是讓曹操考慮袁紹的兩位兒子、劉表的兩位兒子爭奪的後果。
言下之意,立嫡以長有它的道理。儘管如此,從來不按常理出牌的曹操,依然舍不下曹植。結果,曹植這邊出了更大的么蛾子。
興許是崔氏死了,興許爭太子這幾年夭折了兩位女兒,興許對爭太子原本就有罪惡感……曹植大受刺激。
有一天,曹植和楊修喝多了,回家路上,竟然來了飆車的興致。不顧到了外門就得下車步行的宮禁,執意要求車伕繞著宮門外跑一圈。
曹操收到訊息後,第一時間處死主管宮門之人,明確表示對曹植的失望。進而表示不信任所有諸侯。
之後又聽說他們“飆車”時還誹謗曹彰,曹操稍微平息的怒火再被點燃,並遷怒楊修。
曹操漸漸明朗化了:從曹植此前所作的《畫贊》,從他對高祖和光武帝的不同評判……子建表面放任不羈、行為不檢,骨子裡卻是一派正統思想。
曹家根基並不穩固,若是讓他接班,真不知道會不會將自己好不容易創下的基業拱手相讓。所有行為,都是一介文人的做派,成不了氣候。
一段時間以來,曹植負面不斷,幫曹丕說話的人卻比曹操預料得多。
曹操年歲已老,身體不好,沒有時間考慮了。就這樣,曹操放棄原先計劃,立曹丕為太子。
孫權繼續道:“世人都說皇帝應該愛長子,百姓應該寵愛么兒,可是到了如今卻是不同了,先有曹孟德後又有朕愛么兒,與百姓相差無幾了。”
喜歡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請大家收藏:()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