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吳國這邊孫權卻是在前兩年才新建的苑城裡找了個安靜的地方亭子、一旁皆是綠樹百花環繞,還有一方盛開著荷花的池塘,消解著百日的暑氣。
孫權負著手望著那遼闊的湖面、思緒也透過那湖面跨越了長江、一直延伸到浩瀚的海面之上,憂心著他吳國所派出的三隻人馬的收穫,
畢竟這些在現在可是他吳國為數不多的家底了,再折損下去,那吳國可真的就是沒救了,不過憂心歸憂心,但他還是相信水軍的實力的,放眼現在的天下還是很難尋到對手的,
除了那會使詐的女婿之外,這一提起他這個女婿曹爽就很是令他頭疼,但他另外一個女兒魯育的夫君朱據也是不令他安心,自從他立了和兒為太子之後,便眼裡愈發的沒有他這個君父,只有太子,這可不行,絕對不行!
即便是如此自己也還得忍耐上一段時間下,得等出征的諸葛恪、全琮等人回來方才能對付他,現在朝中之事還是的靠這個丞相撐著,
即便朱子範是自己寵愛的女兒的女婿,但他觸犯了自己的逆鱗也是不行的,太子只是儲君,他這個吳國真正的君主還活得好好的怎可就這樣被他人架空,
哪怕這個架空自己的人是太子、他也不能容忍,正所謂“自古皇家無父子,從來帝王少兄弟”,這是自古以來很少有人能夠改變、放下的,
哪怕他現在擁有的只是天下三分之一的江東之地亦是一樣的,要提防身邊的很多人,他知道一直以來他的臣子之中都有人說他的猜疑之心太重了,可誰又知道他也是被逼如此的呢?
世人熙熙,皆為利來;世人攘攘,皆為利往。如果把“利”換成“權”字,這句話一樣成立。
這其中,皇權作為權力的最高表現形式,更因其唯一性和排他性,不僅催生了一幕幕精彩絕倫的宮斗大戲,還導演了一出出慘絕人寰的人倫悲劇,史記他是仔細的讀過的,那裡面就有很多血淋淋的例子在裡面。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陽,中國歷史正式跨入春秋,並開啟了一個禮崩樂壞、天下大亂的時代。
這一時期,不僅諸侯之間相互征伐、兼併,諸侯國內部也屢屢出現以下犯上、臣殺君、子弒父的惡性事件。
據司馬遷統計,整個春秋時期,先後有三十六位君主死於兒子或臣下之手,這還不包括流亡國外的。
弒君三十六,滅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
這其中的代表人物則是楚成王的太子、後為楚穆王的商臣。
起初,楚成王打算立大兒子商臣為太子,就因此徵求令尹子上的意見。
子上說:“僕不同意您這樣做。首先,您現在年紀不算太大,兒子又多,而且還有幾個是您特別喜歡的。您現在立了商臣,如果過幾年又想改變主意了怎麼辦?按照楚國的傳統,太子一般是從年輕人中間選出。而且商臣這孩子,從面相上來看,不是一個仁德的人,所以僕不建議立為太子。”但楚成王沒有聽從,執意立了商臣。
沒過多久,楚成王果然後悔了,因為他看小兒子職越來越順眼,於是又計劃換掉商臣。
商臣聽說了這個訊息,非常緊張但又不確定真假,便問老師潘崇怎麼辦。
潘崇給他出了個主意,說你姑姑江羋不太喜歡你,你可以請她吃飯,然後故意怠慢並惹怒她,她可能就會透露一些有用的資訊。
事情果然像潘崇所料,江羋憤怒地說:“汝真是個不成氣的東西,怪不得汝父王要換掉汝!”說完拂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