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濟原先擔心阮籍不會應闢,後來得知他已到都亭,誤以為他已應命,其《奏記》中所說的不過是口頭上的客套話,所以很是高興,於是派人去迎他,不想阮籍已經回去了。
蔣濟非常生氣,遷怒於王默。王默很是害怕,只好寫信勸說阮籍。
阮籍的鄉黨親屬也都來勸喻,他不好再推託,勉強就任,但是不久即告病辭歸。這是阮籍一生中的第一次出仕,這次出仕顯然帶有某種被迫的性質。
正始八年247)前後,阮籍與王戎的父親同時任尚書郎。
不久又受曹爽的徵辟,招為參軍。
正始之後,阮籍與嵇康、山濤、劉伶、王戎、向秀、阮咸諸人,共為“竹林之遊”,史稱他們為“竹林七賢”。
曹爽又飲了一爵酒道:“待改日出遊,有合適的機會定要請嗣宗前往,方才能在山林中聽見最好的嘯聲啊。”
聽得曹爽之言阮籍有些難看的臉色又舒展開來,他被時人稱為名士,“竹林之遊”之一,自然是有些傲氣的,而且還頗有些抱負,
他在《詠懷詩》說:“少年學擊劍,妙技過曲城”。
阮籍性格孤僻,輕蕩,大約在十六七歲時,有一次隨其叔父阮熙到東郡,充州刺史王昶與他相見時,他“終日不開一言”,王昶“自以為不能測”。
阮籍的報復有濟世之志,在登廣武城,觀楚、漢古戰場,對著空曠的山野慨嘆“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
然而,時勢卻並未給他施展抱負的機會或者是熱情,今日在宴會上得到丞相稱讚他的嘯聲,他心中便有了些意動,畢竟如今還是曹氏的天下,
他還是很想有個好的機會能夠一展埋藏心中多年的抱負的,這個機會曹爽能給他,當然前提是他能讓曹爽看到他的才華。
相比之下若是司馬懿在正月發動的政變成功了,那他則是要辭官歸隱山林了,他是忠於曹魏的,雖然他之前對曹爽掌控朝政、天子軟弱而憤憤不平,
但經歷了司馬懿政變未遂、江北之戰後他對曹爽的印象又有所改觀,觀念也變得與以前有所不同了,曹爽當政總歸是比司馬氏上位要好很多的,若是這曹魏的江山被司馬氏掌控,那曹魏的江山多半是不姓曹要改姓司馬了。
阮籍欣喜的放下手中的筷子抱拳道:“如此僕求之不得,僕謝丞相看重!”
曹爽環視廳中的眾人道:“到時候汝等皆可一同前去遊山林。”
眾人抱拳道:“僕等謝丞相。”
曹爽又道:“這天下總歸還是需要些名士的,哪怕是將來天下歸一,亦是需要些名士的名篇、名曲來點綴的,這樣才能算是一個盛世嘛,當年漢武帝之時文治武功可是一樣不少啊!”
楊綜等人齊聲道:“丞相英明。”連嵇康、阮籍也頗有些動容,隱居山林的心思也開始淡了些,多的是一展所長的熱血。
喜歡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請大家收藏:()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