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漢代以來,州郡掾屬例由州郡地方長官闢用本地人士擔任,此制至三國亦然。
四姓的崛起,在東吳一代。孫權據江東而王,不能不依靠江東世家大族的全力支援。
吳郡朱張顧陸四姓代表了江東世家大族的核心與主體,在孫吳政權的建立、穩定、發展與衰落的全過程中,都發生了重要作用,成為孫吳政權重要的支柱力量。
當孫吳創業之初,吳郡人士跟隨創業的,軍事上有朱桓、朱異、朱治、朱然、陸遜、陸抗等人,政治上有顧雍、張昭、陸遜、張溫等人。
朱桓朱異父子在與曹魏徵戰中累建戰功。
朱治初隨孫堅征戰,孫堅死後,扶翼孫策,勸其還平江東,為取吳郡。
孫策死後,朱然與張昭等共尊孫權號令,征伐夷越,佐定東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嗣子朱然熟諳軍事,膽量過人,臨急膽定,出輒有功。
建安中又跟隨呂蒙討荊州,生擒關羽。
後又代呂蒙鎮守江陵,屢破魏、蜀之兵。
陸遜為東吳大將,黃武元年,劉備率大軍來攻,舉國震恐,孫權命陸遜為大都督,督朱然、潘璋、韓當、徐盛、孫桓等五萬人拒敵。
陸遜在夷陵用火攻,破蜀軍四十餘營,劉備夜遁白帝城,慚恚身亡,東吳從此消除了蜀的威脅。
顧雍是最早跟從孫策孫權的江東世族代表,建安四年,孫策取合肥,以顧雍為合肥長。
孫權為會稽太守,不之郡,以顧雍為丞,行太守事,討平寇賊,郡界寧靜,吏民歸服。
後代孫邵為丞相,“其所選用文武將吏,各隨能所伍,心無適莫,時訪逮民間及政職所宜,輒密以聞。
若見諾用,則歸之於上,不用,終不宣洩,權以此重之。”
顧雍為相十九年,以縝密而寬容的長者之風,保持了孫吳政權與江東世族之間和諧的合作關係,國勢呈穩定而上升之態。
孫權晚年,忌吳地世族勢力膨脹,危及王權,因而一改信任為控制,用陸遜為丞相,然“州牧都護領武昌如故”,實際上未能回京履行丞相事,
因而陸遜在吳蜀第三次貨幣戰爭中搬起石頭砸孫權的腳之後,便很容易就被從相位拉了下來,幾乎沒有什麼阻力。
王沈又笑著道:“中貴人,不如與我等先去旁邊的酒肆吃些酒菜,而後您再回宮覆命?”
喜歡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請大家收藏:()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