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名管事見來人是個嘴下無毛的宦官,便抱拳行禮道:“中貴人。”
那名宦官也沒拿正眼瞧他,只是點頭回應。
管事隨後又道:“草民這便去給幾位貴客拿些金粒,只是官府那邊若是知道我等今日不用那當百大錢交易,怪罪下來那可如何是好,草民著實是承擔不起啊。”
那名小宦官只是淡淡的道:“無妨,若是有官府的人來問,汝便說教汝如此的是宮中黃常侍的乾兒子小黃門黃狗兒,涼他們也不敢再為難汝,此事多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過去了。”
管事笑著道:“如此便多謝中貴人了。”當即便讓人去準備能夠換八十匹蜀錦的金粒,
王沈等人亦是抱拳道:“如此便多謝中貴人了。”他們可不想受這當百大錢的收割禍害,但若是今日沒有這中貴人幫忙,他們多半是也要不情不願的收下這當百大錢了,像當初武帝時的先輩一般受其“禍害”了。
劉備鑄造的這枚直百五銖錢。它正面鑄有四個漢字,上下是“直百”、左右是“五銖”,背面沒有文字。
這枚小小的錢幣,在前些年可是發揮過非常大的作用。
它不但給劉備幫過大忙,使其渡過難關,還讓嚐到甜頭的劉備樂此不疲,繼續大量鑄造,並因此而給東吳和曹魏兩國造成了重大傷害,對於當時的歷史走向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所謂當百大錢,實際上就是一種大面值的錢。當時成都地區使用的五銖錢比漢武帝時期的五銖錢要小將近一半,重量僅有2克左右,直徑約21毫米,被稱為“蜀五銖”,意思就是在蜀地流通的五銖錢。
劉巴建議劉備鑄造的當百大錢,一枚相當於100枚蜀五銖,可以算得上是“明搶”了,把先前顛沛流離幾十年積攢“仁義”名聲又給敗了一些,
有人可能會認為,這不就相當於我們現在在一元紙幣的基礎上,再發行一種一百元面值的紙幣嗎?這樣反而更方便人們的交易、攜帶,似乎並沒有什麼不好啊!
實際上,這是兩種不同的概念。我們現在使用的是紙幣,它本身幾乎是沒有價值的,面值無論是一元還是一百元,都是政府以信譽做擔保,屬於信用貨幣。
雖然和麵值的大小沒有關係,但是紙幣的發行總量必須和社會財富的總量相匹配,否則就容易引起通貨膨脹,貨幣就會貶值。
古代使用的銅錢與紙幣是有區別的,因為銅錢本身是有價值的。這裡問題的關鍵是,劉備鑄造的直百五銖錢,雖然面值是蜀五銖的一百倍,但是它實際的重量卻不到一百倍,只有三倍多,重約6.4克,直徑約25毫米。
這就意味著,劉備憑藉他手中擁有的武力,透過直百五銖錢,在他控制的市場上強買強賣,要用6.4克的銅去兌換百姓手中原有的200克銅,這樣就等於多換取了民間三四十倍的物資和勞務。
難怪有記載說,劉備發行直百五銖錢之後,“以數月之間,府庫充實”,一下子就解決了軍隊的給養問題。這讓劉備初次嚐到了鑄造虛值大錢的好處。
說到當百大錢,它正面的錢文有一大特點,就是直百五銖這四個字的書體是不一樣的,豎寫的“直百”兩字是隸書,而橫寫的“五銖”卻是小篆。這是怎麼回事?為什麼同一枚錢幣上面會出現兩種不同的字型呢?
實際上,這是因為劉備是在倉促之間決定鑄造直百五銖錢的。因為時間緊迫,便只能粗製濫造,就隨手從此前蜀地流通的五銖錢的舊錢範中揀選了比較厚重的一種,在上面加刻“直百”兩字便開始鑄錢。
因此,原來分列穿口左右的五銖兩字,還是原來的小篆體,而新刻的、直列穿口上下的直百兩字,卻是當時流行的隸書體,這就造成同一枚錢幣上面出現兩種不同的書體,但是卻開創了我國貨幣史上隸書用於錢文的先例。
另外,在一枚錢幣上同時使用兩種字型,就是從劉備鑄造的這枚直百五銖錢開始的,這也算是開了先河。
除了字型不一樣,直百五銖錢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顏色五花八門,顏色多有不同說明它們的含銅量是不一樣的。
建安十九年,劉備在劉巴的建議下,透過鑄造直百五銖錢,解決了經費不足的難題。嚐到甜頭的劉備並沒有見好就收,而是在幾年之後加大了鑄造的規模和數量。
這次是為了伐吳,給兩位義弟報仇,畢竟先前粗製濫造的當百大錢已經全都發行出去了,
而軍費在先前與曹操爭漢中後也已用得差不多,像曹魏那樣屯田積攢需要還需要幾年的時間,可他劉備為了報仇等不了了!便只能再用這來錢快的路子了,這招實在是挺好用的。
打仗需要經費,劉備自然就想到了上次幫他渡過難關的當百大錢,於是又開始大規模地鑄造。
而之後接受劉備託孤的諸葛亮也無奈的用上了這招,畢竟只靠蜀錦亦是需要些時間方才能積攢下這急需的軍費來,
他一邊派人與東吳講和修好,一邊親率大軍南渡瀘水,平定叛亂,穩定後方。
可是,這時的蜀國已經財力枯竭,如何來解決南征的費用呢?無奈的諸葛亮只能也學劉備,再次鑄造當百大錢。
諸葛亮這次鑄錢,與劉備為了東征孫權鑄造的當百大錢有兩點不同。
一是直徑約27毫米,重達7克,尺寸和重量都要厚重並略微大一點;劉備鑄造的直徑約25毫米,重約6.4克;這可能是因為諸葛亮認為這是用於蜀國境內的錢幣,應該與對付吳國的錢有所區別。二是在錢幣的背面,加鑄了一個篆書“為”字,表示鑄造於“犍為”,與劉備先前所鑄的當百大錢相區別。
夷陵之戰以後,諸葛亮透過主動講和,雖然緩和了與東吳的關係,使吳蜀兩國似乎又回到了此前相互結盟、共同對抗北面強敵曹魏的局面。
但是劉備為籌集軍費而大量發行的虛值貨幣直百五銖錢,實際上卻在魏蜀吳三國之間引爆了一場不見刀光劍影的貨幣貶值競賽,其慘烈程度及殺傷力絲毫不遜色於火燒連營的夷陵之戰,或是火燒連環船的赤壁之戰。
陳廣欽也出言道:“這當百大錢是拿來糊弄蜀中百姓的,若是吾等日後有些上好的銅或是銅錢也可拿來鑄這當百大錢。”
喜歡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請大家收藏:()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