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之下,崔棲潮過得就要艱苦得多,修仙世界沒有崔棲潮熟悉的現代科技,雖然也有方便之處,但更多的是不習慣。
更重要的是,崔棲潮打聽到了,芥子洞天是鍛煉出來的,至少要“聽雷”境四級)的修為才可能掌握如何製作芥子洞天,還不是每個人都學得會。即便你使用他人給的芥子洞天,要想使用,也至少要“認金龍”才能將芥子洞天煉化。這是普遍意義上的認知,有沒有他法尚未可知。
因為這個世界的特殊之處,加上他們的節目形式,所以時間流速將會是動態的,在他入定修煉的時候,與現實世界的流速會快到極點,否則修仙者一入定就是那麼多年,回去後現實裡都過多久了。
其實崔棲潮不是很想修仙,修仙實在不是屬於他的浪漫,但他又想要芥子洞天。
最慘的是,現在的情況也不是崔棲潮想,就能成功,他的起點真的很低。而想單單種地,也得把地位提高,怎麼也要在雜役裡做個管事,才有機會管地。
無論修仙還是當管事,文化都是一個坎兒。否則不管修仙功法還是宗門規則都看不懂。
作為修仙世界的文盲,崔棲潮想弄懂這個世界的規則,還得先自學一下古文。好在他有耐心,從看書開始。
崔棲潮找孟青打聽了一下,這裡有沒有圖書館,“孟大哥,我學識不夠,想找些書學學,有地方能借書嗎?”
“書林啊。”孟青看他一眼,日子久了,孟青也聽說了崔棲潮考試時的表現,但崔棲潮平時表現得好,這時說的話更顯出有好學之心,孟青的態度已經不像一開始那樣愛答不理了。
孟青帶著隱隱自豪地說道:“在羽陵宗,即使是雜役也能進書林,只是不能自行隨意翻閱高深典籍,以免不懂不通反而走火入魔。那裡藏書之多,堪稱天下第一——你可知道宗門為何名為羽陵?”
這個崔棲潮當然不知道,太細的設定他沒空看。
孟青解釋道:“傳聞開山祖師方寸真人東遊,入羽陵山。遇司書之鬼長恩,正在曝書,卷帙浩繁如海。真人訝異長恩以鬼身,寧願被烈日灼燒,也要曬書,於是留下幫長恩一同曬書。
“後來長恩飛升,據說成了書神,那些典籍也全留給了真人。藏書之多,包羅萬千,非但有人間學問,更有長生大道,真人閱盡藏書後頓悟,開宗立派,指地為名,便稱為羽陵宗,奉長恩為祖神,傳到今日已是第十三代宗主。
“方寸真人收徒後,祖師根據弟子脾性,各授道法。從此,羽陵宗以霧海、藏書、千百道法,名滿天下!”
崔棲潮心想,難怪他們說話我都聽不大懂,這不但是文言文的問題,藏書那麼多,活得那麼久,引經據典還不是信手拈來。
不過崔棲潮也不氣餒,他怕什麼都不會怕讀書,雖然主修理工,歷史上還弄錯了牧羊貓的出現年代……但學習能力還是可以的。
崔棲潮在書林找了些大部頭回來,包括訓解詞義的辭典。他的姿態放得很低,他就算有再多未來學位,在這裡就是和文盲只有一線之差。
白天幹活,晚上看書,背,狂背,他還去把之前做的試卷拿回來了,勉勉強強能讀懂題目了,等學完再一遍遍答上面的題。
與他同期進來的雜役,去書林借的都是前人講解如何修心的書了——對,這裡也有參考書,只是名字可能不像《三百年速成認金龍》《攖寧境點撥訓練》那麼誇張,都比較私人性質,更像是自己的心得體會。
有不少,就是本門弟子從前留下的,羽陵宗學風還是很盛的,同時宗門也鼓勵大家交流,如果寫的心得有一定參考意義,又願意放入書林,會給予一定獎勵。是以羽陵宗藏書之餘還著書的情況,在修真界是最廣泛的。
他們見崔棲潮看的還是字書辭典,不禁心中暗笑。這人真是隻有皮囊好而已,看著挺有氣勢,卻到了珉糜珠饀樓,還要從頭念書,他們當初怎麼會把這人當成威脅,真是被外表給騙了。
崔棲潮也不理會別人眼光,頻繁出入書林,那些人只看到他借閱字書辭典,卻沒仔細算算,他的閱讀速度其實非常驚人。
·
·
大約過了有三個月,碬磨院執事才覺得不對勁,為何自己看好的弟子進展如此之慢,而且是透著古怪的慢。
執事半月才授課一次,中間的時間就是要讓弟子們練習入定,初期一次入定怎麼也要一整天才合格,多則三五天,因為是凡胎肉體,還得藉助一些辟穀丹。也是因為大宗派有些小輔助,弟子入境才能更快。
可是執事檢查時,覺得他們理解透了,入定也很快,時常竟鮮有超過一天的。
這些弟子都是凡間出身,頭一次踏入修真界,故此不知道。可執事怎麼會不知道,通透了卻入定極短,這更像是被人打攪。難道,這一批弟子竟然互相妒忌傾軋?
照著這麼下去,別說破了歷史紀錄,還能不能順利入攖寧境都是個問題。
執事連忙暗中觀察,這才發現了岔子竟出在珉糜珠饀樓,他這些日子飲食十分順心,卻一時疏忽了,這些弟子年少,心思容易浮動,竟是被美味佳餚勾得無法安心入定。
心志最堅定的不過入定滿一整天,比較浮躁的人,入著定,聞到香味又爬起來用三餐了。
就這個樣子,進度能不慢麼!
執事原本想直接找到珉糜珠饀樓,叫他們換了碬磨院的飲食,忽然覺得不對。事已至此,這些弟子已經嘗過了那些美味,如果乍然換了,可能不是幫助,反而會令他們的道心留下一絲瑕疵。
要是一般弟子也就算了,偏偏這批弟子中不少美玉良才,誰也不知道這一絲瑕疵會給他們日後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可大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