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戲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姜喬明白這個道理。
不過當她真正身處劇組,每天和陳江一起指導拍攝,才知道導演這份工作有多麼難。
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事情來處理、做決定,拍攝的時候出現的各種問題,演員、攝像、燈光等等,都要看著,基本上就是到了劇組就開始忙,一直忙到下班,就連中午吃盒飯的時候,陳江都是眼睛看著上午拍攝的鏡頭,手不停地往嘴裡扒飯。
這還只是一個僅有十幾名演員,總共四五十人的小劇組,拍攝場地也就這巴掌大點地方。
難以想象那種動輒四五百人,天南海北到處跑的劇組,拍攝的難度有多麼大。
作為掌控全域性的那個人,導演這份工作的難度和辛苦程度,絕對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姜喬在向陳江他們學習的時候,自己也沒閒著,幾位主演經常會來找她溝通劇本。
“喬喬,這裡我不是很明白,你能不能給我講一下?”
“這句話,我應該用什麼語氣來說呢?”
“姜老師,這句臺詞,我覺得可以改一下,比如說這樣……”
剛開始的時候,姜喬會對每一個問題和演員進行認真的研究和探討。
劇本修改方面,她認為演員的觀點好,就表示贊同,她覺得不好,也會否定。
一些向她請教的問題,她則是按照自己的理解,還有地球上原作的樣子來解答。
但是慢慢的,姜喬發現這樣做並不見得就是最好的處理方式。
因為她發現,絕大多數演員在和她探討問題的時候,都是有些緊張的,或許是因為姜喬的身份和地位,也或許是因為姜喬在編劇方面的權威性,總之尤其是演員在提出修改劇本的時候,很多人連說話的聲音都是小小的,甚至不敢直視她。
然後只要姜喬有一丁點兒不贊同對方的觀點,對方就會老老實實地點頭,然後按姜喬的想法去做。
所以最終那些問題,絕大多數還是會按照劇本上原有的模式進行。
但是劇本中的原有模式,或者說姜喬所印象中的那個樣子,也不見得就是完美的,有時候姜喬會發現,這些演員提出的意見,的確很不錯。
關鍵是她發現的不一定及時,可能是白天拍完後,晚上回到家裡琢磨琢磨,才會覺得演員說的不錯,提的意見非常有建設性,完全可以嘗試一下,但這時候已經有些遲了。
“唉,愁啊……”
姜喬在和蘇溪聊天的時候,把她所遇到的問題講了出來:“作為一個宅女,我還是比較適合待在家裡寫劇本,待在劇組裡和演員打交道這種事情,比想象中要難很多……”
“其實你完全沒必要那麼辛苦的。”
蘇溪笑道:“我待過的幾個劇組裡,就數對《墊底辣妹》的印象最深,金姐在導演的時候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但她處理的方式一般都是直接同意演員的意見。”
“不探討一下的嗎?”姜喬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