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真是可憐,老二媳『婦』這才生了兒子,爹就死了,連親爹的面都沒見到,娘,我們去看看老二家的兒子吧,讓弟妹也沾沾喜氣兒,回頭給你也添個大胖孫子。”耿氏的聲音尖銳,說出的話也甚好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來是耿氏的好心,誰知崔氏一撇嘴,不滿意的說:“剛生下來就沒了爹的孩子,命肯定是硬的,我才不要看那,不是喜氣,是晦氣了。”
耿氏沒想到自己的好心,被崔氏踐踏,瞪了她一眼,遂又想到分家的事:“娘,當初你說你跟老二,可如今老二沒有了,只剩下孤兒寡母,你怎麼辦?總不能這麼大的歲數,去養活他們吧?”
崔氏也跟著點點頭:“就是,就是,要不然等老二家做完月子,再找個人家吧,賣了還能得個聘禮錢,就是不知道她肯不肯,還有她的那個孩子,是留在咱家呢?還是跟著她走呢?”
王氏一聽說:“牛家的孫子,當然留在牛家。”
崔氏突然小聲的說:“娘,這個孩子生的不吉利,才出聲就沒了爹,不是命硬克的麼?聽說那二嫂也是命硬的,剋死了雙親的。”
王氏猶豫了。
耿氏更小聲的說:“雖然當初蕙娘是買回來的,可也是上了戶籍的有庚帖的。”
這個時候的庚帖除了成親用,也有身份證的作用,跟戶籍是印在一起的,所以這裡說的庚帖相當於現代的身份證和戶口本。)
有了獨立的戶籍和庚帖,成了寡『婦』後,要麼給夫家守節,不想守節也可以另嫁,另嫁的話就自己做主了,所以說王氏沒有辦法再次要蕙孃的聘禮。
耿氏不滿意的說:“娘,老二家的若是有心再嫁,可就跟咱們沒關係了,你老可得不了聘禮了,等二妞成親時,差不多,可你看二妞那厲害樣兒,從來跟咱們就不對付,也不肯吃虧,從來就再手上沒落個好過。”
“是呀,聽說當初大妞嫁人的時候,就鬧的雞飛狗跳的,就說連娘都算計進去了,二哥的銀子都少交了呢,大妞是個厲害的,二妞也不會弱到哪裡,這都是誰教了?反正我不信是天生的。”崔氏嫁過來之前,也沒少打聽牛家的事情,關於牛大妞當初的事情也是好奇的很,想當年牛大妞的年紀也跟牛二妞差不多大吧!
經過崔氏的提醒,耿氏也順便回憶了一下當初的情景:“是的,就是,你想想只是一個晚上就說要嫁人了,頭天還死活不同意呢,為什麼?肯定是老二家教的唄,她能教出一個大妞,就能教出一個二妞,別看老二家的整天悶聲不吭,好處都讓她佔盡了,聽說大妞每年都往家裡稍東西,娘,你是不是都沒得一點,八成都沒聽說吧,我可都聽說了。”
要不怎麼說,三個女人一臺戲呢!一會兒功夫,不但回憶了當初事情的經過,還腦補了一下當時的策劃,最後還總結了一下事情發展到現在,得利最多的人。
耿氏對萬家的財富深有體會,自家的兒媳就是萬家的閨女,陪嫁就不少,除了三個頭面,還有一箱布匹,打的傢俱也好看,比崔氏好太多了。
這還是萬家的閨女那,可想而知,牛大妞在萬家過的簡直是少『奶』『奶』的生活。
這個時候,大家都忘記了,萬家的兒子是傻子的事情,只想著大妞享福,沒想到大妞還要精心伺候她的小相公。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耿氏和崔氏一句接一句的說著,王氏的臉『色』漸漸的黑了,腦中有一個聲音不停的往外冒:“把這個大逆不道,不孝順的兒媳給趕出去。”
很快,外面的靈堂就支好了,牛家就在牛榮富去世後,不過百日,又要埋葬牛家的二兒子,全村都在同情牛家的同時,蕙娘剛出生的孩子,剋死親生父親的謠言不脛而走。
儘管蕙娘剛生過孩子,還在做月子,還是硬撐著身子,抱著剛出生的孩子,披麻戴孝埋葬了牛林安。
牛二妞怕蕙娘身子弱撐不下來,偷偷的去了一趟鎮上,把牛大虎賣豆腐攢的六十兩銀子給取出來,買了二兩根鬚,連同抓了三天的補『藥』,製成『藥』丸隨身帶著,送殯前給蕙娘吃了一顆,回來的時候又吃了一顆,晚上睡覺前又吃了一顆。
蕙孃的身子總算是挺了過來,還剩一天的『藥』丸,牛二妞包了起來,揣懷裡,以備不時之需。
喜歡守財農妃千千歲請大家收藏:()守財農妃千千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