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雖小,但廣播和電話還是有的,花點錢打個電話通知一聲,也不是大事。謝老太太這才妥協:“得了,你不想我管,我也懶得理,家華也不用叫了,他那個性子,去了才給你們添亂。”
謝家華雖是謝國強的長子,但為人有些浪蕩,愛跟一群壞小子們胡混,也是張彩霞寵的,好在就是混了些,也沒幹啥大壞事。但是吧,她女兒在縣城也不容易,讓這小子過去,豈不是相當於給她女兒找麻煩,謝老太太不樂意,思來想去,最後只能讓兒子帶小孫女去了。
謝老太太想著,以前小兒子腿沒事的時候,是經常往縣城去的,那地他也是熟得很,再怎麼地,人也丟不了,於是暫時放下心來。
不過想到自己那唯一的女兒桂花,謝老太太又專門收拾了些幹貨和醃菜裝好袋讓謝國慶帶上車,去自己妹子的婆家,怎麼能空著手上門,要是被那老太婆知道了,又該尋她女兒的不是。
謝南音對桂花姑姑的印象不深,除了過重要的節日和新年,姑姑一般不回來,不過聽說她小的時候因顧雯跑了沒奶喝,是這位姑姑費了大力氣弄來外彙券買的奶粉給她,不管人怎樣,這恩情是實實在在的。
謝南音在車上問謝國慶關於姑姑家的情況。
等了解完畢,她也覺得姑姑這家人還是可以的,唯一的缺點,就是姑姑的那個婆婆怕是有些難相處。
桂花姑姑只有一個兒子,因早年生産的時候出了點意外,故此後來一直沒懷孕。因此她婆婆周老太看她不大順眼。姑父叫周譽,周家在他那一輩就兩兄弟,不過周老太十分偏心大兒子,因為大兒子有前途,在縣政府的事業單位上班,大兒媳家也是出身不差。相比起來,姑父就像後娘養的,具體怎麼樣有些難說,但是周家出過一件特奇葩的事。
周信和許紅梅夫妻,當年忙事業只生了個女兒,許紅梅是文工團的,生産之後身材有些走樣,好不容易才恢複過來,於是就不肯再生了,楞是說要再等幾年再要個兒子。
結果可好,沒過幾年,國家開始計劃生育了,周信在單位裡,早早收到風聲,他不敢頂風作案,又想再要個兒子,畢竟那年頭,即便是有文化的人,心裡還是比較傳統的,沒兒子的在他們看來都是絕戶頭的人家。
這夫妻倆琢磨來琢磨去,決定還是要再生一個,於是一邊加緊造人計劃,另一邊,他們找上了周老太,讓她幫忙說服把她們原來的女兒過繼到周譽夫妻名下,周老太竟然還同意了。
這樣一來,即便檔案真下來了,他們的孩子還能頂著頭胎的名義出生。
要是真只佔個名義也就罷了,偏偏他們還要把女兒送到周譽家去。這姑娘之前在他們家是獨生子長大的,五六歲也曉事了,被過繼到二叔家本來只佔了個名,但她性子霸道,反正周譽夫妻給兒子買什麼,她都要有不說,還必須得多,一家子都得圍著她轉才行,周譽夫妻對個孩子不好計較,找自己大哥說話,居然還被說了一頓,讓他們當親女兒養,不然就是不把他當大哥。
周老太還在一邊幫腔,她雖然也疼愛自己的孫子,但是比起二兒子的孩子,她還是更期待大兒子家的孩子,即便這個男孩還沒形成胚胎。
大概是因果迴圈,反正周信夫妻最後趕在計劃生育的政策下來前把孩子生了,不過,是個女孩。
因為是政策檔案下來前生的,故此即便把原來的女兒帶回來,也算不上是超生,結果周老太可好,得知大兒子家沒後了,她就不願讓大孫女回大兒子家,反而想要說服二兒子周譽,把她的孫子周潭換給大兒子。
周老二就是再窩囊,那也是個男人,他們夫妻還只有一個親生兒子,過繼個屁,反正當時鬧了很大一場,謝老太太也來了縣城助陣,這才勉強把這事壓下去。
謝國慶見女兒瞪大眼睛一副開了眼界的樣子,忍不住有些失笑,那年他還沒斷腿,若非親眼所見,他也不相信世上還有這樣偏心眼又腦子糊塗的老太。
想到許久沒見的姐姐,他和謝南音說:“到了姑姑家你也別怕,他們家老早分家了,你姑姑的婆婆不和他們住,你姑姑是個極好的人,忘了嗎,這些年她回來都會給你們帶好吃的。”
謝國慶小的時候,家裡大哥和他年紀相差大,不愛帶他玩,二哥是個腦子活絡的,一門心思讀書出頭,也不愛理他,所以謝國慶差不多是謝桂花帶著長大的,因此姐弟倆關系是正緊不錯,這些年謝桂花回孃家,都會特地過他那和他說說話。
不過那時候謝國慶心裡的結解不開,聽不得謝桂花那些勸說的話,但即便如此,他知道這個姐姐還是很關心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