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食不言寢不語,不過慧娘厭煩了一個人吃飯的經歷,她吃飯的時候就喜歡念念叨叨的。
“竹竿的事情是你回去告訴你哥的?”
硯臺搖了搖頭:“我哥自己發現的,然後問我。”
“他這麼細心啊?”
慧娘知道魏家的院子,挺大,因為石匠平時接的活計挺多挺雜,好比說村裡有人打個石磨,死人了請他鑿個石碑,石斧、石臼等等,魏石什麼活計都接,整日就和這些石頭打交道,慧娘完全沒想到一根小小的竹竿會引起他的主意。
硯臺點頭:“嗯,我哥很仔細很細心,前兩年我家遭過賊,我哥出門叮囑我必要的時候不要亂動一些東西,回來的時候也會去檢查。”
慧娘咋舌。
真看不出來。
男人挺高大強壯,倒是個心細的。
她和硯臺聊著聊著,一盤蒸餃不知不覺就吃完了。
“謝謝了,這個你收著。”
慧娘一開始就沒打算白吃人家的,所以從荷包裡掏出一串銅錢,二十枚銅錢用紅繩子串成一條,方便又好看。
硯臺搖頭:“我哥叮囑了,不能再拿你的東西,我走了。”
“誒,你回來!”慧娘不解:“為啥呀?”
硯臺想了想道:“你給過我花生瓜子了呀。”
“那一碼歸一碼呀,那不是你幫我的忙嘛,你看你幫忙我給你瓜子花生,你家不要我送的竹竿又給我還了一根回來,那我們扯平了呀,這飯總不能白吃的,快收著。”
魏硯臺撓了撓頭,好像、好像這個道理……這個道理他哥沒說。
慧娘直接給他塞到了上衣的口袋裡面:“好了!回去吧,你回去給你哥帶句話,就說他的廚藝很不錯!”
硯臺乖巧點頭:“行,那我走了慧姐姐……”
硯臺走後,慧娘心情好了許多,她起身去把灶屋給收拾了。
自從周陽走了之後,這屋子就她一個人住。周陽的大哥叫周武,兩兄弟早早就分了家,沒啥往來。杏花村那邊慧娘也沒有再回去過,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她的屋子恐怕早就被兄弟們佔了。
所以慧娘只能在這,這就是她的家。
好在周陽走之前給她留了些銀子,出嫁之前娘也偷偷給她塞過幾兩嫁妝,加上慧娘自己也會做些手工,閑了就拿到鎮子上去賣,日子倒是也能過。
就是家裡的水田她侍弄不好,從前在家裡的時候也沒下過地,眼看著要到春耕了,她盤算著不行就租出去算了。
吃飽了人的心情就好了,也有閑工夫琢磨這些事情。
不過,山坡上的魏家可不一樣了。
魏石皺著眉頭看著那二十文銅錢犯了難,硯臺站在他面前和做錯事似的。
“哥,慧姐姐就是這麼說的……”
魏石沉默片刻,還是將這二十文錢收下了,一句也沒說。
魏硯臺鬆了口氣。
“哥,你啥時候去給慧姐姐家修院牆。”
“後天。”
“那石料要提前定吧?!我明天可以幫你運。”
魏石動作一頓:“不用,你,回屋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