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
如果說到創新,那此詩,就是創新之詩。
就是這個了!
江流回答:“答案是《春江花月夜》。”
一聽這話,丫鬟瞪大了眼睛,她說:“竟然被你蒙對了,你運氣真好。對了,你只回答了半個問題,還有半個問題呢。”
這個問題分為兩部分,前部分是回答一首詩名,後部分是評價這首詩。
對於《春江花月夜》的評價,從此詩誕生,就從未停止。明朝胡應麟評價此詩“流暢婉轉”,·陸時雍評價此詩“微情渺思,多以懸感見奇”,清朝範大士評價此詩“層層靈活,如剝焦心,全不覺字句牽合重複”......
評價過此詩的人數不勝數,而此詩的每一個字都被別人點評過。竇國和既然最喜歡這首詩,那自然對其點評也有深深瞭解,如果自己用了別人的評價,那肯定不會獲得竇國和的認可。
因為問題裡說的很明確,是“給出你的評價”。
這個評價,必須是自己的。
江流又犯難了,自己對古詩是沒什麼研究,而對《春江花月夜》的研究,還停留在高中做題時的賞析水平,要是真靠自己肚子裡的一點墨水,那估計會被人嘲笑的。
不過,江流轉念想了下,事情好像也沒那麼難。
江流的水平不行,那隻能引用別人的話,可別人說過的話,竇國和一定也知道。
只有一種情況除外。
一年前的評價,竇國和知道;一百年前的評價,竇國和也知道。但是,一年後的評價,竇國和不可能知道,十年後的評價,竇國和更不可能知道。
沒錯,江流又要開始當文抄公了。這次抄的人,是聞一多。
在聞一多《宮體詩的自贖》中,聞一多曾經評價此詩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而現在,這句評價變成江流的了!
聞一多?拿來吧你!
江流乾咳兩聲,回答:“我對此詩的評價,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丫鬟默默記下這個評價,隨後她說:“我去把你的答案告訴老爺,讓他來定奪,你是否可以過關。”
說了這話,丫鬟轉身離開。
在客廳裡,竇國和與賀立三正在閒聊。
竇國和問:“那個河流先生進入了院子,可不代表他能見到我。”
賀立三回答:“這我知道,你的三道門三個考驗,在天津衛都出名。想回答出你的問題,那可不容易。要是別人,我覺得他們見不到你。可要是河流先生,我覺得他可以透過你的考驗。”
竇國和笑著說:“你對他那麼有自信啊,算算時間,他也應該給出第二道門的答案了。其實,我這第二道門裡面的問題很多,有簡單的有難的,不知道他運氣如何,萬一抽到難的,答不出來,可就要乖乖回家了。”
喜歡我在天津衛當埋屍匠的那幾年請大家收藏:()我在天津衛當埋屍匠的那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