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見丫鬟有意阻攔,於是說:“這位姑娘,我是走正門進來的,這樣子,還是見不到竇國和先生嗎?”
丫鬟搖了搖頭,說:“走正門,只能說明你有資格進入竇府,可不代表你能見到老爺。”
江流嘆了口氣,心想這文化人的條條框框還真多。
江流問:“那我如何才能見到竇國和先生呢?”
丫鬟說:“這我也不知道,我只負責看守這第二道門,你透過了我的考驗,只能進入內院。至於如何見到老爺,那只有第三道門的看守知道了。”
江流心裡一陣無語,這見個人,怎麼還和闖關遊戲一樣,闖了一關還有一關,最後才能見到boss。
但遊戲規則如此,江流來請竇國和,那就是玩家,那就要遵守人家定製的遊戲規則。
江流詢問:“那不知道,這道門的考驗是什麼呢?”
丫鬟回答:“老爺是詩人,自然希望和另一個詩人進行交流,互通有無。這第二道門的考驗,就是為了篩選出真正的詩人。在你面前的這個燈籠裡,有許多老爺出的問題,你隨便抽一個出來回答,回答的對,就可以透過了。”
說罷,丫鬟拿出一個大紅燈籠,這燈籠的口開著,剛好可以供一隻手伸進去。燈籠封了層皮,看不見裡面有什麼,只能看見一個個紙團一樣的東西。
丫鬟把燈籠遞上來,說:“抽一個吧。”
江流把手伸進燈籠,隨便拿出一個紙團上來。
開啟紙團,只間上面寫著:唐朝最好的詩是哪一首,給出你的評價。
看到這問題,江流皺起眉頭,說:“這要如何作答?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因為自己的喜好不同,給出的答案也一定不一樣。這道題,應該沒有統一答案吧?”
丫鬟回答:“不要問那麼多,你只管回答就對了。”
江流沉下心來,開始思考著這個問題的答案。
這個問題,絕對不是開放性的問題,它只有一個答案!
因為丫鬟並不是讀書人,如果問題的答案是開放性的,那丫鬟肯定不知道如何評價答案,那這麼一來,出這問題的意義也就沒有了。
問題雖然說,選一個“你最喜歡的唐詩”,可實際上,選的是竇國和最喜歡的唐詩。
這問題是竇國和自己出的,那麼他心裡最標準的答案,肯定就是自己最喜歡的那一首。
可是,江流與竇國和又不認識,對他的性格也不瞭解,怎麼知道他最喜歡哪一個唐詩呢?
真是讓人頭大。
而且,這個問題也有些奇怪,竇國和自稱現代詩人,寫的作品也都是現代短詩,怎麼會問關於古詩的問題呢?
按理說,竇國和應該對古詩嗤之以鼻才對,他那麼追求創新和改革的人,到底為何會關注古詩呢?
創新,改革。
江流腦子裡一涼,他好像想到了什麼。
江流不住地在嘴裡低聲唸叨:“創新,創新......”
要說唐代的創新詩,還真有一個。
唐朝之前是隋朝,但隋朝存在的時間太短,古詩沒有什麼發展,在隋朝之前,就是六朝。六朝的詩,大多是描繪的宮廷生活,非常俗氣。但到了唐朝,有一首詩,洗乾淨了六朝宮體的濃脂膩粉,別具一格。